[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011.6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驹;梁森;李松晏;张明;张廷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浇带 止水钢板 施工缝 木枋 施工缝处 预埋 混凝土 施工 长度方向设置 施工技术领域 影响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 地下室底板 防渗水效果 后浇混凝土 横向固定 土建基础 影响工程 优化处理 杂物 钢筋 垃圾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施工缝处沿横向固定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一端预埋于先浇混凝土部位内,另一端伸至后浇混凝土部位内,止水钢板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木枋,木枋位于施工缝处并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设置,木枋的一侧预埋于先浇混凝土部位内。以解决后浇带施工繁杂,无论是在施工期或后浇带处理期均会影响施工进度,后浇带一般应在60天后才能封闭,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落进各种垃圾与杂物,由于钢筋密集,清理工作相当困难,而清理不干净势必影响工程质量。此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施工缝数量,避免后浇带施工繁杂以及增加防渗水效果。属于土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降低渗水隐患优化处理结构,属于土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工程地下室底板属于大面积超厚混凝土结构,有些施工面积约达4万平方米,有足够的流水段,地下工程在施工中承受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中,施工阶段中发生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混凝土材料的抗拉能力,完全依靠混凝土自身靠抗的办法是很难抗得住,应当采取“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办法。这说明地下工程环境条件最适于“跳仓法”施工。采用跳仓法施工,即把整体结构按施工缝分段,隔一段浇一段(跳开一段浇一段),经过不少于7d时间再填浇成整体。用此方案施工即可避免一部分施工初期的激烈温差及干缩作用,大量消减施工期间的温度伸缩应力,有效控制裂缝,还能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两道80×80mm的止水企口,结合止水钢板、收口网最大化减少渗水隐患,但浇带施工繁杂,无论是在施工期或后浇带处理期均会影响施工进度,后浇带一般应在60天后才能封闭,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落进各种垃圾与杂物,由于钢筋密集,清理工作相当困难,而清理不干净势必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以解决后浇带施工繁杂,无论是在施工期或后浇带处理期均会影响施工进度,后浇带一般应在60天后才能封闭,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落进各种垃圾与杂物,由于钢筋密集,清理工作相当困难,而清理不干净势必影响工程质量。此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施工缝数量,避免后浇带施工繁杂以及增加防渗水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施工缝处沿横向固定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一端预埋于先浇混凝土部位内,另一端伸至后浇混凝土部位内,止水钢板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木枋,木枋位于施工缝处并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设置,木枋的一侧预埋于先浇混凝土部位内。
前述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中,所述止水钢板通过Φ8钢筋间距30cm地与上下层钢筋焊接固定;
前述施工缝优化处理结构中,止水钢板的接长采用搭接焊方式,搭接长度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解决了后浇带施工繁杂的问题,同时,此方法与跳仓法相结合,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分成40m*40m左右的若干小块,隔一块浇一块,在每一块内,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少于7d,相邻仓边侧面采用钢板止水带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取消传统后浇带,即原来后浇带位置两条施工缝均变为一条,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缝数量,进而减少总的后浇带处理时间,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了后续清理工作的难度和时间,保证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