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882.X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2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宋逵;张洋;于达;徐广宝;柴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绝缘板 推送 圆形滚轮 涡流检测 自动推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机安装 直线布置 检测 电机 换热管道 人工成本 上下两端 涡流探头 换热管 底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包括矩形绝缘板、第一推送结构和第二推送结构,所述矩形绝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推送结构和第二推送结构,所述第一推送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4个第一圆形滚轮,第一电机安装在矩形绝缘板的顶端,4个第一圆形滚轮呈直线布置在矩形绝缘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推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4个第二圆形滚轮,第二电机安装在矩形绝缘板的底端,4个第二圆形滚轮呈直线布置在矩形绝缘板的中间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在进行换热管道涡流检测时,保证涡流探头匀速通过换热管内部,并且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大大缩短检测工期,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大大缩短检测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穿式涡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厂换热管道具有管道数目较多一般在一万根左右,且管道很集中,目前对这种管道进行检验时大多采用涡流内穿检验,由于换热管道单根长度就达到十几米,进行涡流检测时通常采用人工拉拽方式进行,由于相关规程要求在进行涡流检测时尽量保持探头匀速通过管道内部,并且由于换热管道数量庞大人工检测会大大提高涡流检测的劳动强度,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放置的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可以保证涡流探头迅速穿过换热管内部,且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流检测自动推送装置,包括矩形绝缘板、第一推送结构和第二推送结构,所述矩形绝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推送结构和第二推送结构,所述第一推送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4个第一圆形滚轮,第一电机安装在矩形绝缘板的顶端,4个第一圆形滚轮呈直线布置在矩形绝缘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推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4个第二圆形滚轮,第二电机安装在矩形绝缘板的底端,4个第二圆形滚轮呈直线布置在矩形绝缘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推送结构和第二推送结构上皆安装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可双向旋转的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滚轮和第二圆形滚轮的边缘处皆设有两个直径不等的传送带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滚轮和第二圆形滚轮均等间距安装在矩形绝缘板上,且4个第一圆形滚轮所构成的直线与4个第二圆形滚轮所构成的直线相互平行,4个第一圆形滚轮和4个第二圆形滚轮相互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在进行换热管道涡流检测时,保证涡流探头匀速通过换热管内部,并且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大大缩短检测工期,在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大大缩短检测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圆形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矩形绝缘板;2、第一电机;3、第一圆形滚轮;4、传送带;5、第二圆形滚轮;6、第二电机;7、第一推送结构;8、第二推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8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饱和棒料探伤机
- 下一篇:用于涡流检测细微裂纹的探头步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