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器及生物质燃料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9253.2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0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陈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正信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4B1/08 |
代理公司: | 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264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气体 集气筒 生物质燃烧器 生物质燃料 内生物质 进气端 燃烧筒 生物质燃料炉 炉膛 本实用新型 集气孔 炉腔 燃烧筒进气端 燃料 燃烧 炉具配件 逐渐收缩 出气端 燃料堆 燃烧端 侧壁 导出 进气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烧器及生物质燃料炉,属于炉具配件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包括:燃烧筒,用于设置于炉口内,燃烧端用于燃烧筒内可燃气体的燃烧;以及集气筒,出气端与燃烧筒进气端连通,进气端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且用于插入炉膛内的生物质燃料堆中,进气端的侧壁设有集气孔。集气筒进气端能够更深的插入生物质燃料堆中,同时不会过多的挤占炉腔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利于收集生物质燃料堆深处的可燃气体,集气筒进气端设置的集气孔,收集的可燃气体充足。生物质燃料炉采用以上的生物质燃烧器,能够将炉膛内生物质燃料堆深处的可燃气体从燃烧筒导出,同时集气筒不会过多的挤占炉腔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保证燃烧时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器及生物质燃料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燃烧器为一圆筒形结构,其下端为集气筒,上端为燃烧筒。现有的生物质燃烧器在使用时,集气筒的下端为进气端,需要埋入生物质燃料堆内,使得集气筒能够将生物质燃料堆内产生的可燃气体导出,并在燃烧筒上端的燃烧端燃烧。但是集气筒的进气端埋入生物质燃料堆内,会导致会挤占炉膛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使炉膛内填入的生物质燃料减少,导致采暖炉的燃烧时间短,需要频繁的添加燃料,给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此,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在安装时,将生物质燃烧器的集气筒进气端较浅的埋入生物质燃料堆内,减少对生物质燃料空间的占用,但是,这会导致集气筒难以收集生物质燃料堆深处的可燃气体,降低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质燃烧器集气筒会挤占炉膛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导致采暖炉的燃烧时间短,需要频繁的添加燃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器,包括:
燃烧筒,用于设置于炉口内,燃烧端用于所述燃烧筒内可燃气体的燃烧;以及
集气筒,出气端与所述燃烧筒进气端连通,进气端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且用于插入炉膛内的生物质燃料堆中,进气端的侧壁设有集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气孔沿所述集气筒进气端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筒的进气端呈小端向下的圆锥形或棱锥形,所述集气筒进气端的下端面开放。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筒为耐受1300℃高温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筒燃烧端的外周设有用于与炉口卡接的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筒燃烧端的侧壁设有进氧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氧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氧孔沿所述燃烧筒燃烧端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筒轴线与所述集气筒轴线具有夹角α,90°≥α≥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器,集气筒进气端逐渐收缩,体积较小,不会过多的挤占炉腔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在使用时,可以将集气筒进气端更深的插入生物质燃料堆中,利于收集生物质燃料堆深处的可燃气体,同时集气筒进气端的侧壁上设置的集气孔,增加进气面积,保证集气筒收集的可燃气体充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炉,包括炉体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燃烧器,所述燃烧筒设于所述炉体的炉口内,所述集气筒设于所述炉体的炉膛内。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下部的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炉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燃料炉采用以上的生物质燃烧器,能够将炉膛内生物质燃料堆深处的可燃气体从燃烧筒导出,同时集气筒不会过多的挤占炉腔内生物质燃料的空间,保证燃烧时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正信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正信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9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吸式返烧气化生物质颗粒恒温燃烧器
- 下一篇:双火式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