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扣型板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0594.1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簧片 第一板 簧片体 本实用新型 车体 对扣 加工技术领域 可拆卸连接 敞口端 弹性的 轻量化 板簧 敞口 抵接 钢板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扣型板簧,属于板簧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弧度相同的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均是具有弹性的钢板制成,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的敞口端相对,且敞口端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使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第二板簧片体位于第一板簧片体的上方,第一板簧片体中部的外侧以及第二板簧片体中部的外侧均连接有与车体抵接的基座,本实用新型具有使车体轻量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扣型板簧。
背景技术
板弹簧简称板簧,大家知道板弹簧是由许多具有弹性、宽厚一致,而且长短不一的钢片所组成的。其作用是把车架与车桥用悬挂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裸露在车架与车桥之间,承受车轮对车架的载荷冲击,消减车身的剧烈振动,保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8784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增强型车用板簧,包括多个板簧片体,其上面的板簧片体最长,它是第一板簧片体,下面的板簧片体依次变短,整个板簧形成倒山脊形结构,第一板簧片体两端有耳部;所述的第一板簧片体两端部位比其中间部位具有更厚的厚度,两端变厚的部位是厚部,中间部位是薄部,所述的两端部位包括耳部,所述厚部的厚度是薄部厚度的1.1—1.2倍,所述的厚部和薄部用平滑的斜线过渡,过渡部分的长度不小于薄部厚度的6倍。
上述实用新型中存在以下不足:板簧由多个厚度相同的板簧片体组成,在对于车体较重的大卡车时,需要多个弹簧片连接在一起才能承载车体所产生的载荷,但是,多个板簧片体会增加车体承受的重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扣型板簧,使两个弧形相同的板簧片体对扣设置,体产生的载荷传输至两个板簧片体上,两个板簧片体的中部与车体抵接,产生的形变能够减少车体产生的震动,代替传统的多个板簧片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减轻车体的重量,使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对扣型板簧,包括两个弧度相同的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均是具有弹性的钢板制成,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的敞口端相对,且敞口端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使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第二板簧片体位于第一板簧片体的上方,第一板簧片体中部的外侧以及第二板簧片体中部的外侧均连接有与车体抵接的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板簧安装于车体上时,使第一板簧片体底部的基座与车体连接,第二板簧片体顶部的基座与车体连接,车体的载荷能够直接传输至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的中部,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发生形变能够减少车体产生的震动,代替传统的多个板簧片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减轻车体的重量,使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簧片体和第二板簧片体均分为水平设置的中间部以及对称固定连接于中间部两端且呈弧形设置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从中间部向远离中间部的两端厚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空气弹簧安装于板簧片体顶部时,螺纹柱位于螺杆的正上方,转动固定套筒,固定套筒沿螺杆的轴向向上运动至将螺杆和螺纹柱的连接处外,且部分固定套筒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即可将螺杆和螺纹柱固定,进而能够将空气弹簧与支撑板固定,而左端部和右端部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的重力,对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均从中间部向远离中间部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板簧片体所承受的载荷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的中部,而两端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的重力,对车体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0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震衬套
- 下一篇:用于厢式营地车的前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