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机换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0625.3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亭;赵小青;张洪群;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程力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 凹凸结构 长边边缘 换向器 开口槽 起动机 圆环 本实用新型 负极碳刷 绝缘材料 正极碳刷 隔开 换向 激振 均布 内凹 伸入 外凸 绝缘 噪音 外围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动机换向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骨架、若干个绕骨架外围均布形成圆环的铜排以及与圆环接触的正极碳刷和负极碳刷,铜排整体呈长方形且相邻两个铜排相互隔开存在间隙,相邻两个铜排间存在至少一处凹凸结构,在每处凹凸结构中,一个铜排的长边边缘内凹形成开口槽,另一个铜排的长边边缘外凸并不接触的伸入开口槽内。消除了激振,改善了噪音,仍能确保绝缘和换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换向器。
背景技术
起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成动能从而起动发动机/电机,起动机换向器的原理是,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详细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有两个碳刷,一个接电源正极,另一个接电源负极(即为接地),换向器由若干个铜排构成(一般是28个),绝缘材料作为骨架,铜排之间留有空隙,电机旋转过程中,碳刷与换向器接触面为圆弧面,碳刷的圆弧略大于换向器直径,为线接触,通过铜排之间的空槽时,部分圆弧段缺失导致碳刷磕向铜排两侧边缘,产生周期性的激振,因此会产生较高的换向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机换向器,消除了激振,改善了噪音,仍能确保绝缘和换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起动机换向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骨架、若干个绕骨架外围均布形成圆环的铜排以及与圆环接触的正极碳刷和负极碳刷,铜排整体呈长方形且相邻两个铜排相互隔开存在间隙,相邻两个铜排间存在至少一处凹凸结构,在每处凹凸结构中,一个铜排的长边边缘内凹形成开口槽,另一个铜排的长边边缘外凸并不接触的伸入开口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有凹凸结构沿外圆同一方向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有凹凸结构沿外圆不同方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的起动机换向器不存在凹凸结构,碳刷转向相邻两个铜排间的间隙时没有任何实体支撑,部分圆弧段缺失导致碳刷磕向铜排两侧边缘,产生周期性的激振,而本起动机换向器存在凹凸结构,碳刷转向相邻两个铜排间的间隙时,铜排的长边边缘外凸并伸入开口槽内,能支撑着碳刷以相同的圆弧平稳的转向下一个铜排,消除了激振,改善了噪音,而且外凸部分不与开口槽接触,仍有足够的空槽隔开确保绝缘和换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起动机换向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
图中:1-正极碳刷;2-铜排;3-负极碳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