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2530.5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廖恩荣;薛文彦;陈荷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高传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套 台阶部 本实用新型 叶片轴承 叶片转盘 上座体 下座体 下座 叶片 体内 变桨系统 风电机组 固定结构 螺钉固定 螺纹连接 轴向定位 转动连接 转动销 桨叶 卡接 座体 装卸 占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包括上座体、下座体、叶片、叶片轴承、叶片转盘和驱动套,所述驱动套通过叶片轴承和叶片转盘转动连接在下座体上,叶片螺纹连接在驱动套内,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套的一端设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卡接于下座体内,并将驱动套轴向定位于下座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转动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据的空间小,便于装卸,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复杂,装卸麻烦,结构不紧凑,所占据的空间较大,维修麻烦。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包括上座体、下座体、叶片、叶片轴承、叶片转盘和驱动套,所述驱动套通过叶片轴承和叶片转盘转动连接在下座体上,叶片螺纹连接在驱动套内,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套的一端设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卡接于下座体内,并将驱动套轴向定位于下座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转动销。
进一步地,所述上座体与下座体上均设有轴承定位槽和转盘定位槽,转盘定位槽置于轴承定位槽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据的空间小,便于装卸,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桨叶在调节座上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轴承和叶片转盘在下座体上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桨叶固定结构,包括上座体2、下座体3、叶片11、叶片轴承12、叶片转盘13和驱动套14,驱动套14通过叶片轴承12和叶片转盘13转动连接在下座体3上,叶片11螺纹连接在驱动套14内,上座体2与下座体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驱动套14的一端设有台阶部141,该台阶部141卡接于下座体3内,并将驱动套14轴向定位于下座体3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套14自身的台阶部141定位在下座体3上,无需另外增设定位结构,减少安装空间,结构更加紧凑。
在台阶部14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转动销142,使用时,第一转动销142连接在风电机组变桨系统中的驱动块上,驱动块的往复运动并驱动驱动套14转动,最终实现叶片11的转动。
在上座体2与下座体3上均设有轴承定位槽31和转盘定位槽32,转盘定位槽32置于轴承定位槽31的内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高传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泗阳高传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2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控结冰生长的叶片
- 下一篇:一种风电叶片分叉式叶尖气囊结构及风电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