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城市灾害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3587.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3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坤;徐童;曹赛;赵冬月;许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25/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柳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城市 灾害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城市灾害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体模型、灾害模拟装置、灾害信息采集装置、透明展示柜,实体模型包括支撑组件、若干城市功能组件和若干河流组件,支撑组件由若干沿集水箱纵横均匀排布的支柱和水平搭设在相邻支柱上的支梁组成,支柱与支梁间可拆卸连接;城市功能组件包括城市底座和布置在城市底座底部的集水槽,在城市底座上设有与集水槽连通的通孔,城市底座搭设在横纵相接布置的支梁上,集水槽与集水箱顶部连通;所述河流组件包括河流底座,在河流底座上沿其纵向布置有一水槽,河流底座搭设在相邻横向布置或纵向布置的支梁上。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搭建不同的实体模型,对城市不同的结构、功能分区有较好的还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城市灾害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特定空间内的灾害事故,若采用全尺寸的实体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则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采用一定比例的模型试验模型来开展研究是一种必要、科学、经济而又切实可行的手段,现有的国内外大多数的模型实验系统平台都是基于尺度模拟技术,结合特定的需求而设计研制的。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度越来越强,特别是当重大灾害发生时,通常会伴随产生其他种类的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模拟城市常发灾害的发生过程,探究灾害的演化行为,以便了解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而提升灾害预防能力,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通过调研发现,授权公告号为CN100463015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铁灾害事故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地铁实验实体模型以及布设在该实体模型中的火源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测量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其中:地铁实验实体模型为模拟地铁结构的1:5大比例尺模型,用于模拟灾害事故发生的三维限定空间;火源系统用于产生火灾热烟气以模拟不同火灾场景;通风排烟系统用于模拟地铁正常模式和灾害模式下的通风和排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用于进行地铁模型内部火灾的自动识别与报警;实验测量采集系统用于地铁灾害事故模拟实验中的数据测量、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系统用于进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以及事故后果的预测评估;所述地铁实验实体模型是依据实际地铁的建筑结构采用相似性理论分析而建立的多层建筑结构,包含有车站隧道、站台、站厅、设备房等,车站隧道、站台、站厅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对模型进行拆卸和组合;所述火源系统包括燃气燃烧器、热烟发生箱和火源系统控制器,其火源功率和发烟量可以调节,以产生不同的火灾功率增长曲线,实验中采用的具体功率增长曲线依据地铁原有设计和模型相似比例分析而确定。
该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故难以开展现场实验研究的难题,并且可实现地下、深埋、高架、岛式、侧式、中厅等不同车站结构地铁的灾害事故的三维实验模拟。但却存在普适性较低的问题,该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地铁站内的火灾、毒气扩散等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的控制机理,从而对其他区域及其他灾害的普适性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根据用户需要自由组合形成不同地理模型的组合式城市灾害模拟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组合式城市灾害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体模型和作用于该实体模型上的灾害模拟装置,还包括灾害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展示常发灾害在实体模型上发生及发展过程的透明展示柜,
所述灾害模拟装置包括振动台、集水箱、电子风墙、顶板、干冰喷雾器、水泵、电动给水调节阀、电子排水阀、城区模拟灯、火焰模拟灯和音响,其中,振动台水平布置在透明展示柜内;集水箱布置在振动台上;电子风墙由通风板和若干布置在通风板后的风扇组成,通风板布置在透明展示柜内部后侧面上,在通风板上呈阵列式分布有若干前后贯通的通风口;顶板布置在透明展示柜的内顶面上并位于集水箱正上方,在顶板上面向集水箱均布有若干滴灌管及喷雾管;干冰喷雾器安装在顶板上面并与各喷雾管连通;水泵安装在透明展示柜内,其吸入口与集水箱底部连通、排出口与滴灌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3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止血装置
- 下一篇:自动挡瓶灌装包装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