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孔镜切皮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4315.9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新;罗丹;顾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9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孔镜切皮刀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包括套管、手柄、限深挡板、刀片开槽和两个刀片,套管的外侧由近端至远端依次固定有手柄、限深挡板和刀片开槽,两个刀片对称地固定在刀片开槽两侧,手柄位于套管的近端,限深挡板和刀片开槽靠近套管的远端,刀片位于套管的远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刀片对称的固定在套管的两侧,并刀片后方设置限深挡板,选用适宜宽度的刀片,从而方便手术中导丝或导杆定位后,精准的控制切口大小、深度及对称性,操作更加方便、节省手术时间,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创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刀具,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孔镜切皮刀。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治疗微创化趋势势不可挡,孔镜技术发展如日中天。脊柱微创孔镜操作中,当通过穿刺导杆、导丝定位后,需要以导杆为中心,切开一定大小、深度的对称皮肤切口,如图1所示,普通切皮不仅不易精准控制切口大小、深度及对称性,而且易切割不平整,需多次操作才可能切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孔镜切皮刀,能够有效控制切口大小、深度及对称性,且操作方便,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创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包括套管、手柄、限深挡板、刀片开槽和两个刀片,套管的外侧由近端至远端依次固定有手柄、限深挡板和刀片开槽,两个刀片对称地固定在刀片开槽两侧,手柄位于套管的近端,限深挡板和刀片开槽靠近套管的远端,刀片位于套管的远端。
其中,套管和刀片为金属材料,其余手柄、刀片开槽以及限深挡板均为塑料材质,且优选与金属套管采用粘合固定连接。
其中,刀片根据套管远端至限深挡板之间距离、病人因胖瘦不同造成的深筋膜至表皮之间距离、以及手术需要的套管之间,制作不同深度和宽度的刀片。
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中,所述刀片开槽中心设有套孔,套孔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卡翼,刀片卡接在卡翼上。
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中,所述卡翼的上表面设有卡槽,卡槽的中部设有卡凸,所述刀片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卡口。
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中,所述卡翼与套管平行的侧面设有卡缝,刀片与所述卡缝过盈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孔镜切皮刀中,所述限深挡板通过其中心孔与套管间隙配合,构成限深挡板经中心孔沿套管轴向移动。
其中,在套管外侧壁标有刻度,尤其是限深挡板移动区域内,以方便医生根据不同人群适时调整限深挡板距离套管远端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刀片对称的固定在套管的两侧,并刀片后方设置限深挡板,选用适宜宽度的刀片,从而方便手术中导丝或导杆定位的同时,精准的控制切口大小、深度及对称性,操作更加方便、节省手术时间,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创伤。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脊柱微创孔镜切皮操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孔镜切皮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孔镜切皮刀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刀片开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孔镜切皮刀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套管,2-手柄,3-限深挡板,4-刀片开槽,41-套孔,42-卡翼,422-卡凸,423-卡缝,5-刀片,51-卡口,6-导杆或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4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灯控制电路及灯具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用的复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