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4875.4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海;潘瑞;杨朵;汪玉洁;杨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古利兰;王宝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循环回路 外循环回路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电堆 本实用新型 热管理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 多回路结构 热交换器 热平衡 | ||
1.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内循环回路包含燃料电池电堆;
所述外循环回路不包含燃料电池电堆;
所述内循环回路和所述外循环回路通过热交换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内循环回路、第二内循环回路、第三内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第一内循环回路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旁路阀、第一冷却泵,冷却液电堆流出后经所述第一旁路阀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冷却泵,然后回到电堆;
所述第二内循环回路包括: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所述第一旁路阀、所述热交换器、第二旁路阀、所述第一冷却泵,冷却液从电堆流出后经所述第一旁路阀进入热交换器,流经所述第二旁路阀进入所述第一冷却泵,然后回到电堆;
所述第三内循环回路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所述第一旁路阀、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旁路阀、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冷却泵,冷却液从电堆流出后经所述第一旁路阀进入所述热交换器,流经所述第二旁路阀依次进入所述第一储液箱、第一冷却泵,然后回到电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外循环回路、第二外循环回路、第三外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第一外循环回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第二旁路阀、第三旁路阀、第二冷却泵,冷却液从所述热交换器流出后依次经所述第二旁路阀、第三旁路阀直接进入所述第二冷却泵,然后回到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第二外循环回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旁路阀、所述第三旁路阀、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冷却泵,冷却液从所述热交换器流出后依次经所述第二旁路阀、所述第三旁路阀后进入所述第二储液箱,然后经所述第二冷却泵回到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第三外循环回路包括: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旁路阀、散热器、所述第三旁路阀、所述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冷却泵,冷却液从所述热交换器流出后经所述第二旁路阀进入所述散热器,然后依次经所述第三旁路阀、所述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冷却泵回到所述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小于所述外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中的所述第一内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所述第二内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内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回路中的所述第一外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外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所述第二外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外循环回路的管道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为质量好、离子化速度慢的冷却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采用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48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增强表面的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及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