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屋面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4942.2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永安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板 排水槽 内底壁 安装槽 上表面 引水槽 本实用新型 女儿墙 连通 使用者提供 环绕分布 建筑屋面 水平设置 固定的 内侧壁 内固定 透水板 外侧壁 新机械 房屋 受潮 平行 环绕 雨水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构造,包括水平设置于房屋顶部的屋顶板以及环绕屋顶板周侧并与屋顶板上表面固定的女儿墙;所述屋顶板上表面开设有沿所述女儿墙内侧壁环绕分布的排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槽中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与所述屋顶板上表面平行的透水板;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引水槽,所述引水槽内底壁倾斜,且所述引水槽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内底壁低于其另一端内底壁;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屋顶板外侧壁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在满足为使用者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避免了雨水在屋面上的积蓄,防止房屋室内受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构造。
背景技术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屋顶的较大面积。屋面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以及女儿墙等结构。现有的建筑屋面构造包括分为倾斜式以及平面式,倾斜式的排水效果较好,在雨天时,雨水沿倾斜的屋面流淌至设置于屋顶周侧的排水装置处,但是倾斜式的屋面构造由于危险性较高,难以作为使用者的活动场所。而平面式屋面虽然能够作为使用者的活动场所,但是其容易在雨水天气后积蓄雨水,容易导致雨水向屋内渗透,引发房屋室内受潮。
为此,亟需一种建筑屋面构造,该屋面构造能够在满足为使用者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避免雨水在屋面上的积蓄,防止房屋室内受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构造,该屋面构造在满足为使用者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避免了雨水在屋面上的积蓄,防止房屋室内受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屋面构造,包括水平设置于房屋顶部的屋顶板以及环绕屋顶板周侧并与屋顶板上表面固定的女儿墙;所述屋顶板上表面开设有沿所述女儿墙内侧壁环绕分布的排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槽中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与所述屋顶板上表面平行的透水板;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引水槽,所述引水槽内底壁倾斜,且所述引水槽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内底壁低于其另一端内底壁;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屋顶板外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晴朗时,屋顶板上没有雨水积蓄,而屋顶板的上表面水平,方便使用者活动休闲,且屋顶板四周设有女儿墙,为使用者的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而当出现雨水天气时,滴落在屋顶板上的雨水通过透水板流动至引水槽内,由于引水槽靠近排水槽的一端内底壁低于其另一端内底壁,且引水槽与排水槽连通,使得进入引水槽内的雨水沿引水槽的内底壁流动至排水槽内排出屋顶,避免了雨水在屋顶板上的聚集,防止积蓄在屋顶板上的雨水导致房屋室内受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板上开设有用于透过雨水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其下端开口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其下端开口直径,使得滴落在透水板上的雨水更容易进入设置于透水板下侧的引水槽内,防止雨水在透水板上聚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设置于所述引水槽之间,且所述连通槽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引水槽内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在透水板某处大量聚集时,大量雨水透过透水板流动至该处的引水槽内,使得该引水槽内的雨水溢满,而当该引水槽内的雨水漫过连通槽内底壁时,该引水槽内的雨水流入与该引水槽连通的引水槽内,防止由于雨水大量聚集于同一引水槽内而导致雨水漫出透水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槽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固定有过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永安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永安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4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顶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新能源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