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挡结构及构筑物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6297.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翔;程强;杨雪莲;王丰;雷航;郭沉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羽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屑流 边坡防护 运动轨迹 冲击荷载 冲击作用 防护结构 构筑物 第二槽 第一槽 缓冲层 边坡 耗散 滑出 土层 吸能 植生 堆积 变形 防治 申请 | ||
1.一种排挡结构,用于防护边坡碎屑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抗滑组,所述第一抗滑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抗滑桩,多个所述第一抗滑桩成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抗滑桩埋设于边坡的基岩内;
第一挡土板,所述第一挡土板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抗滑桩之间;
第二抗滑组,所述第二抗滑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抗滑桩,多个所述第二抗滑桩成排设置且所述第二抗滑桩埋设于边坡的基岩内,所述第二抗滑组背离边坡一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抗滑组背离边坡一侧的长度方向所成夹角呈钝角;
第二挡土板,所述第二挡土板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抗滑桩之间;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滑桩、所述第一挡土板、第二抗滑桩以及所述第二挡土板靠近边坡的一侧;
植生土层,所述植生土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靠近边坡的一侧;以及
排导槽,所述排导槽包括第一槽本体和第二槽本体,所述第一槽本体和所述第二槽本体设置于边坡与所述植生土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槽本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抗滑组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槽本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抗滑组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泡沫铝、PVC泡沫或者聚氨酯泡沫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土板和所述第二挡土板开设有用于渗水的过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滑组还包括第一混凝土体和第一挡土墙,所述第一混凝土体设置于所述缓冲层和第一抗滑桩之间,所述第一挡土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一抗滑桩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一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滑组还包括第一植筋体,所述第一挡土墙通过所述第一植筋体与所述第一抗滑桩和所述第一混凝土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滑组还包括第二混凝土体和第二挡土墙,所述第二混凝土体设置于所述缓冲层和第二抗滑桩之间,所述第二挡土墙设置于所述第二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二抗滑桩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体和所述第二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滑组还包括第二植筋体,所述第二挡土墙通过所述第二植筋体与所述第二抗滑桩和所述第二混凝土体连接。
10.一种构筑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排挡结构;以及
构筑物,所述构筑物位于所述第一抗滑组和所述第二抗滑组所形成的扇形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62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筑物防护结构及道路抢修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植草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