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088.5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农;杨首龙;杨晓峰;黄智刚;宣国祥;柯明辉;王乐乐;林令;付开雄;叶丽清;梁越;王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35226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道隔板 长隔板 卵石 隔墙 鱼道 短隔板 倾斜边 纵向孔 隔板 本实用新型 生物学特性 交错分布 流场结构 目标鱼类 天然卵石 一端连接 鱼道槽身 游动 仿生态 竖直边 协调性 池室 迹线 减小 竖缝 高程 塑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包括鱼道隔板和鱼道槽身,所述鱼道隔板左侧设有竖直边壁,所述鱼道隔板右侧设有倾斜边壁,所述鱼道隔板包括卵石隔墙、长隔板、短隔板和纵向孔板,所述倾斜边壁一侧连接有卵石隔墙,所述卵石隔墙不同区域、不同高程处设有S型过鱼孔,所述卵石隔墙另一端连接有长隔板,所述长隔板一侧连接有纵向孔板,所述长隔板与短隔板交错分布形成过鱼竖缝。本鱼道增强了过鱼对象与鱼道水流之间的协调性,提高了过鱼效率,营造出仿自然的效果,并且设置“S”型过鱼孔,塑造出了与过鱼目标游动迹线相似的流场结构,符合目标鱼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而达到减小池室过流流速,满足过鱼对象上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莒口闸坝仿生态鱼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
背景技术
由于莒口拦河闸的建设和运行改变了工程影响河段的水文情势和鱼类生境特征,为了保留洄游鱼类洄游通道,促进坝上坝下群体交流,莒口水闸枢纽须修建仿生态鱼道以减缓工程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谓鱼道就是提供鱼类溯河通过闸、坝等建筑物或天然障碍物的一种人工通道,最初的鱼道往往是为了解决特定鱼类的上溯而设计建造,其典型代表为比利时人发明的丹尼尔式鱼道,之后相继出现了堰流式鱼道与竖缝式鱼道,这些鱼道都是人类为鱼类通过闸坝等障碍物而主观拟定的过鱼建筑物,一般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少数采用木质结构的,均属于工程鱼道的范畴,其结构布置与水流流态与天然河流有显著差异。堰流式鱼道、丹尼尔鱼道、竖缝式鱼道是工程鱼道的典型代表。该类鱼道发展历史较早,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实际运用。就工程鱼道的运行实践看,尽管有不少取得成功的鱼道工程,但运行效率欠佳甚至无效的鱼道工程也不在少数,国内外均是如此。
在国内鱼道的设计研究起步较晚。比西方国家落后了300年,仿生态鱼道的研究资料更是缺乏。《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中多是关于工程鱼道的技术指标和参数的设定,有关仿生态式的鱼道仅涉及到底坡、水深及最大流速等3个具体的技术指标。对于具体的方案,体型设计、尺寸控制、施工标准等均尚未提及。
实际上,鱼道的过鱼效率乃至成败不仅取决于鱼道进出口与鱼道内的水流流态与水力学指标,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过鱼对象与鱼道水流之间的协调性。工程鱼道与天然河道在水力特性上的本质差异无疑是影响工程鱼道过鱼效率的关键之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具备过鱼率高,仿生度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包括鱼道隔板和鱼道槽身,所述鱼道槽身包括竖直边壁、倾斜边壁和鱼道底板,所述鱼道隔板左侧设有竖直边壁,所述鱼道隔板右侧设有倾斜边壁,所述竖直边壁和倾斜边壁下端连接有鱼道底板,所述鱼道隔板垂直于鱼道底板,两个所述鱼道隔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鱼道隔板包括卵石隔墙、长隔板、短隔板和纵向孔板,所述竖直边壁一侧连接有短隔板,所述短隔板垂直于竖直边壁,所述倾斜边壁一侧连接有卵石隔墙,所述卵石隔墙垂直于倾斜边壁,所述卵石隔墙不同区域、不同高程处设有S型过鱼孔,所述卵石隔墙另一端连接有长隔板,所述长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卵石隔墙,所述长隔板一侧连接有纵向孔板,所述纵向孔板垂直于长隔板,且平行于竖直边壁,所述长隔板与短隔板交错分布形成过鱼竖缝,所述纵向孔板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长隔板边缘内嵌于卵石隔墙一侧。
优选的,所述鱼道槽身最大高度为4.3m,顶部最大宽度为3.85m,槽身断面采用下面矩形,上面梯形的复式断面型式,断面底宽2m,底部矩形高度0.5m,一侧边壁竖直,一侧衔接1:0.5的斜坡,S型过鱼孔直径为0.4m。
优选的,所述过鱼竖缝中的水流流速小于1.0m/s,S型过鱼孔中的水流流速小于0.5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0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站取水水域清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大坝的鱼群通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