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合装置中的导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283.8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镭福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1/00 | 分类号: | D05B51/00;D05B49/00 |
代理公司: | 33216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1812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导纱片 底座 导纱器座 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 缝合装置 松紧调节 穿纱孔 穿线孔 导纱器 弹簧 导纱装置 行进路线 中导纱器 不接触 导纱孔 油污 抬高 零部件 全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合装置中的导纱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前端安装有缝合针,缝合针上设有穿线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导纱片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导纱片上设有导纱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纱器座,导纱器座位于导纱片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之间,导纱器座上方设有导纱器,导纱器所在位置高于导纱片上穿纱孔的位置,导纱片上穿纱孔的位置高于缝合针上穿线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导纱器用于抬高纱线的起始高度,纱线的整个行进路线由高到低,纱线全程在缝合装置上方,不接触到其他零部件,使得纱线运行顺畅且不会碰到油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合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合装置中的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圆型袜类针织机在编织完管状织物后,往往需要对管状织物进行缝合加工。现有技术中已有拾取圆型袜类针织机编织完后的管状织物,并将其传送到缝织或钩织工位的装置,而在缝织或钩织工位设有缝织或钩织头,通过该缝织或钩织头管状织物进行缝合加工。通常,拾取装置从圆型袜类针织机上拾取织物,并可选地通过分别与织物末端针织行上的针织线圈配合而将其传送到运送装置,使所述织物末端针织行的半行针织线圈在缝织或钩织之前分别面向另外半行的针织线圈,从而利用缝织或钩织头连结该针织行的相互面对的两个半行的两个线圈,从而起到封闭织物末端的作用。
缝合装置前方设有缝合的缝合针,后方的机架上设有线架,线架用于放置缝线的线轴,缝线从线轴直接连接到前方的缝合针上,或者是中间穿过一个纱线松紧调节弹簧。而缝线从线轴出来后的路径往往包含其他零部件所在位置,缝线的整体进行过程不顺畅,容易勾到其他零部件,使得缝线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其他零部件上的油污,使得缝合后的织物不干净,影响最终织物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高缝线行进路径,避免油污的缝合装置中的导纱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合装置中的导纱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前端安装有缝合针,缝合针上设有穿线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导纱片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导纱片上设有导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纱器座,导纱器座位于导纱片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之间,导纱器座上方设有导纱器,导纱器所在位置高于导纱片上穿纱孔的位置,导纱片上穿纱孔的位置高于缝合针上穿线孔的位置。
工作时,纱线从线轴出来后,依次经过导纱器、纱线松紧调节弹簧上的纱线调节孔、导纱片上的导纱孔后,最终到达缝合针的穿线孔,缝合针带动纱线进行缝合。本实用新型中导纱器用于抬高纱线的起始高度,纱线松紧调节弹簧起到挑线作用,用于调整纱线的松紧度,而导纱器、导纱片的导纱孔、缝合针的穿线孔三者的高度为,导纱器>导纱孔>穿线孔,所以纱线的整个行进路线由高到低,纱线全程在缝合装置上方,不接触到其他零部件,使得纱线运行顺畅且不会碰到油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缝合针2、穿线孔21、导纱片3、导纱孔31、纱线松紧调节弹簧4、导纱器座5、导纱器51、弹簧52、纱线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底座前端安装有缝合针2,缝合针上设有穿线孔21;所述底座上设有导纱片3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4,纱线松紧调节弹簧4上有调节孔,便于调节纱线的张力,导纱片3上设有导纱孔31,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导纱器座5,导纱器座5位于导纱片3和纱线松紧调节弹簧4之间,导纱器座5成十字形,上方两端安装有导纱器51,导纱器由两个夹纱盘组成,夹纱盘后方设有弹簧52,弹簧使得两夹纱盘贴合;所述导纱器51所在位置高于导纱片3上穿纱孔的位置,导纱片3上穿纱孔的位置高于缝合针2上穿线孔的位置,总的来说三者的高度为,导纱器>导纱孔>穿线孔。
工作时,底座后方设有线架,线架上放置有线轴,纱线6从线轴出来后,先经过导纱器51,导纱器位置最高,拔高了整个纱线的路径起点,然后纱线穿过纱线松紧调节弹簧4上的纱线调节孔,来调节纱线的松紧度,随后经由导纱片3上的导纱孔后,最终到达缝合针2的穿线孔,缝合针2带动纱线6进行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镭福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诸暨镭福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