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467.4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0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侯松;范存乐;罗仕豪;管安康;方三陵;陈华;程鹏;陈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7/46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明娅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沉降缝 基础垫层 隔板 涵管 本实用新型 角钢 拉结 预埋 钢丝 钢筋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 端面垂直 弧形结构 加固材料 两侧位置 上下贯通 外壁相切 涵管节 接头处 外壁侧 缝宽 省力 省时 贴合 支模 节约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包括设置在圆管涵底部的基础垫层,基础垫层上沉降缝留设位置沿缝宽两侧预埋布置有角钢,基础垫层内位于沉降缝两侧位置预埋有若干拉结钢丝,沉降缝隔板位于圆管涵管节接头处两侧,通过角钢和拉结钢丝固定在基础垫层上方,沉降缝隔板靠近圆管涵外壁侧加工成与圆管涵外壁相切的弧形结构,贴合于圆管涵外形设置,相邻沉降缝隔板之间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的圆管涵管座基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管涵管座基础留设的沉降缝上下贯通,端面垂直,既能节约加固材料、节省成本,又省时省力,使得工期有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涵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
背景技术
在公路工程圆管涵涵洞管座基础沉降缝施工中,传统施工方法一般为跳仓法施工,先施工一段,再施工另一段,此种施工方法沉降缝质量容易保证,但工期较长,费工费力,成本增加;或直接采用预埋钢筋留设加固沉降缝隔板,一次性浇筑砼,此种方法虽能比上者缩短工期,但沉降缝隔板加固不合理,易引起沉降缝隔板变形,导致沉降缝留设不平直、施工效果差,且预埋加固的钢筋不能取出,还浪费了材料,增加了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拟设计一种新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既能保证圆管涵管座基础留设沉降缝的上下贯通,端面垂直,又能节约加固材料、节省成本,省时省力,工期有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包括设置在圆管涵底部的基础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垫层上沉降缝留设位置沿缝宽两侧预埋布置有角钢,基础垫层内位于沉降缝两侧位置预埋有若干拉结钢丝,拉结钢丝一端预埋固定在基础垫层内,一端穿过基础垫层与沉降缝隔板连接固定,所述沉降缝隔板位于圆管涵管节接头处两侧,通过角钢和拉结钢丝固定在基础垫层上方,沉降缝隔板靠近圆管涵外壁侧加工成与圆管涵外壁相切的弧形结构,贴合于圆管涵外形设置,相邻沉降缝隔板之间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的圆管涵管座基础。
所述角钢的一个直角边垂直突出设置于基础垫层上表面,角钢在基础垫层上沿沉降缝预留位置纵向设置有若干对,保证对后续沉降缝隔板足够的固定。
所述角钢采用25*25mm规格的废弃角钢,每段角钢长度为2-3cm,角钢向上垂直设置的直角边在后续圆管涵管座基础浇筑过程中紧贴沉降缝隔板两侧。
所述拉结钢丝根据圆管涵管径大小、预设的管座基础高度,在沉降缝隔板两侧上下对称设置不少于两道的拉结钢丝,每侧预留的拉结钢丝在基础垫层内打结固定。
所述沉降缝隔板采用沥青杉木板制得,根据圆管涵管外径大小及预设的管座基础尺寸,设计加工成型。
所述沉降缝隔板上根据拉结钢丝直径,预留若干供拉结钢丝穿过固定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座基础,通过在浇筑管座混凝土前,预先固定沉降缝隔板保证了沉降缝的规范预留;利用预埋的角钢和拉结钢丝实现了对沉降缝隔板的有效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管涵管座基础留设的沉降缝上下贯通,端面垂直,既能节约加固材料、节省成本,又省时省力,使得工期有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降缝俯视剖面图;
图2为图1沉降缝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1沉降缝B-B面剖视图;
其中:1-基础垫层;2-圆管涵;3-沉降缝隔板;4-角钢;5-拉结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