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0785.6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龙;王玉龙;陈文生;李旭辉;欧阳佩佩;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魏宏雄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肢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柱、安装于支撑柱上的座椅、设置于支撑柱上的第一脚踏板与第二脚踏板、以及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框、支撑杆、调节件、以及活动设置于调节件上并的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设于支撑框内,该支撑框上开设有缺口,该支撑杆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柱上。这样,对于偏瘫的患者来讲,通过身体好的一只脚踩踏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在调节件与连杆组件组合成的跷跷板的作用下,可带动患侧抬起,帮助患者自身训练,实现对患者下肢的锻炼,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动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下肢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偏瘫,往往身体一侧肢体无力,在卧床阶段往往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活动偏瘫的下肢,另外,由于其他疾病需要卧床的患者,会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使得下肢体肌肉松弛无力,也往往需要医务人员专人训练患者的下肢,以此锻炼下肢体的肌肉,这样无疑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很大。为了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下肢机能退化,急需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或器材来辅助长久卧床的病人日常锻炼下肢,以此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训练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何帮助患者锻炼下肢且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肢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座椅、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并用于供患者的双脚踩踏的第一脚踏板与第二脚踏板,所述下肢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脚踏板与所述第二脚踏板之间的动力传递以使所述第一脚踏板与所述第二脚踏板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框、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框内的支撑杆、设于所述支撑框内并位于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调节件、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上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框内,所述支撑框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一端伸入并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的缺口,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调节件活动抵接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一端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脚踏板的第一支杆、以及设于所述横杆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脚踏板的第二支杆,所述支撑框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支杆一端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撑框还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支杆一端伸出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用于弹性抵接所述第一脚踏板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用于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脚踏板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横杆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球体或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包括用于与所述调节件活动抵接的弧形杆、安装于所述弧形杆一端的第一连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弧形杆另一端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支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的形状与所述调节件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踏板和/或所述第二脚踏板上还设有绑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0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冲洗、吸引功能的免手扶神经剥离子
- 下一篇:一种快捷安装的木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