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2255.5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勇;王军;高攀;李争上;王继强;曹毅;徒腾飞;齐毛毛;马红敏;韩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0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基坑 顶端边缘 左右对称 卡勾 拉绳 变形 变形监测装置 侧板上部 等距排列 底座中部 基坑侧壁 开口向上 扫描时 扫描仪 装配槽 套管 侧板 拆装 齿圈 卡接 卡座 旋接 压板 底座 把手 监测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套管、中座和中杆,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转配槽,装配槽内侧旋接有中座,中座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顶端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侧板,侧板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把手,所述顶板顶端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卡座,卡座上部外侧卡接有卡勾,卡勾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所有的所述拉绳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中座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齿圈。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装置采用扫描仪对基坑侧壁的变形实现连续无间隔的监测,准确反映基坑整体变形情况;进行扫描时,装置可以灵活且稳定的进行角度、高度的调节,且仪器拆装快速,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地下商场等建设中需进行深基坑开挖的项目越来越多,基坑工程监测是实现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时修正设计及施工参数,确保基坑工程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当前基坑变形监测大多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测斜仪等仪器,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一般设置在15~25m,难以对基坑侧壁的变形实现连续无间隔监测,难以准确反映基坑整体变形情况;这些仪器使用时,需要灵活且稳定的支撑装置,现有的支撑装置灵活性差,调节不便,稳定性差,仪器与支撑装置之间拆装繁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套管、中座和中杆,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转配槽,装配槽内侧旋接有中座,中座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顶端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侧板,侧板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把手,所述顶板顶端边缘处侧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卡座,卡座上部外侧卡接有卡勾,卡勾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所有的所述拉绳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中座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底座内部左侧转动安装有转接板,转接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与齿圈啮合连接,所述底座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接板底端侧壁,所述底座底端左部固定安装有装配套,装配套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套,螺纹套内侧旋接有螺纹柱,螺纹柱顶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头,挤压头顶端紧密接触中座底端侧壁,所述螺纹柱底端固定安装有旋把,所述底座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套管,套管内侧滑动安装有中杆,中杆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中螺杆,中螺杆外侧位于套管前部套设有压架,所述中螺杆外侧位于套管后部旋接有辅助架,辅助架前侧壁紧密接触套管后侧壁,所述套管上部前后侧壁开设有与中螺杆配合的开口,所述中螺杆前端固定安装有拨片,所述中杆外侧壁下部设置有刻度,所述中杆底端固定安装有三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座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凸缘,所述底座内侧中部开设有与限位凸缘配合的限位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前侧壁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摩擦条,所述压架后侧边缘处侧壁紧密接触摩擦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与检测仪器均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检测仪器为激光扫描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装置采用扫描仪对基坑侧壁的变形实现连续无间隔的监测,准确反映基坑整体变形情况;进行扫描时,装置可以灵活且稳定的进行角度、高度的调节,且仪器拆装快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坑变形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2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