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芯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3709.0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44299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61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针 倒扣部 外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 金属压铸 局部变形 包紧力 报废率 超差 变形 报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压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型芯针,结构包括型芯针本体,所述型芯针本体包括设置于型芯针本体顶部的倒扣部,所述倒扣部的外侧设置有凹槽,由于倒扣部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以通过该凹槽能增加包紧力,减少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产品因局部变形超差而报废的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芯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芯针。
背景技术
目前,压铸模具的产品结构复杂多样,传统的型芯针对模具的包紧力不足,导致出现局部变形过大,影响平面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芯针,该型芯针能增加对模具的包紧力,减少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型芯针,包括型芯针本体,所述型芯针本体包括设置于型芯针本体顶部的倒扣部,所述倒扣部的外侧设置有凹槽。通过该凹槽增加对模具的包紧力,减少变形,从而提高了模具质量,减少了模具因局部变形超差而报废的报废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倒扣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利用多个凹槽增加包紧力,能大大减少变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倒扣部为圆柱体,所述凹槽为圆弧槽。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倒扣部为圆柱体,凹槽形成圆弧槽,能方便插入模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圆弧槽以及与第一圆弧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圆弧槽,且所述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倒扣部的外侧上。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相互平行设置于倒扣部的外侧上,所以使得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形成双重包紧模具,增加了包紧力,减少变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圆心角不大于180度。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圆弧槽的圆心角不大于180度,能方便脱离模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少于2mm。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凹槽宽度为2mm以上能提高对模具的包紧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中部深度为0.5mm,所述凹槽的槽两侧由0.5mm渐变到0mm。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该结构,使得凹槽形成圆弧扣线,型芯针圆弧扣线的存在,增加了型芯针对模具的包紧力。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型芯针,包括型芯针本体,所述型芯针本体设置有倒扣部,由于倒扣部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以通过该凹槽增加对模具的包紧力,减少变形,从而提高了模具质量,减少了模具因局部变形超差而报废的报废率,而且倒扣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通过多个凹槽能增加包紧力,能更好的减少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型芯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型芯针,110、倒扣部,1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型芯针结构示意图,一种型芯针,包括型芯针本体100,所述型芯针本体100包括设置于型芯针本体100顶部的倒扣部110,所述倒扣部110的外侧设置有凹槽111。通过该凹槽111增加对模具的包紧力,减少变形,从而提高了模具质量,减少了模具因局部变形超差而报废的报废率。
为了提高倒扣部110的包紧力,减少模具的变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倒扣部110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111。利用多个凹槽111增加包紧力,能大大减少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3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