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5447.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朱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金阳服装厂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5/1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物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物烘干装置,涉及到烘干机领域。包括烘干箱外壳,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网状滚筒,所述网状滚筒的侧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一,所述网状滚筒的侧面与条形通孔一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条形通孔二,所述条形通孔二与所述条形通孔一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带二和则外线灯带一,所述网状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的侧面设置有活动门一。解决了传统针织物烘干机由于滚筒是固定不动的导致针织物烘干不彻底,产生结块的问题,解决针织物烘干后柔软度降低,影响烘干质量,解决了针织物在烘干的过程中由于局部过热,造成针织物的焦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针织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物是由纱线通过针织有规律的运动而形成线圈,线圈和线圈之间互相串套起来而形成的织物。所以,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这也是识别针织物的一个重要标志。织制针织物可使用的原料比较广泛,包括棉、毛、丝、麻、化纤及它们的混纺纱或交并纱等,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品的日趋高档化、多样化和风格化的发展,对针织物的后整理要求越来越高。经后整理的针织物不仅品质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工者也可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因此.针织物的后整理设备在未来的时期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是针织物必不可少的一道后续加工工序。
传统的针织物烘干装置大多是采用通入热空气的方式进行针织物的烘干,但是由于在向烘干箱中通入热空气的进口单一,并且在通入热空气的过程中,烘干箱的是固定不动的,这种方式会导致在针织物在烘干的过程中局部过热,使针织物局部过热,造成针织物的焦糊,再者由于烘干箱的滚筒是固定不动的,这样会导致针织物烘干不彻底,产生结块的现象,并且针织物烘干后柔软度降低,影响烘干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织物烘干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针织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外壳,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网状滚筒,所述网状滚筒的侧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一,所述网状滚筒的侧面与条形通孔一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条形通孔二,所述条形通孔二与所述条形通孔一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带二和则外线灯带一,所述网状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的侧面设置有活动门一。
进一步,所述网状滚筒远离开口一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开口一相配合的开口二所述开口二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二,所述活动门二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烘干箱外壳远离开口二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二。
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一,所述烘干箱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圆形通孔二。
进一步,所述圆形通孔二的内部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内部设置有涡轮风扇,所述进风管的底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风扇设置在电机一的转动轴上,所述进风管的侧面设置有空气热空管。
进一步,所述电机一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且与开口二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远离支撑架一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二。
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形通孔一相配合的漏斗状冷凝管,所述漏斗状冷凝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凝弯管,所述冷凝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凝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金阳服装厂,未经池州市金阳服装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5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水壶清洁的打磨刷
- 下一篇:一种多肉植物种植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