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256357.4 申请日: 2019-02-28
公开(公告)号: CN210056783U 公开(公告)日: 2020-02-14
发明(设计)人: 陈炳力;侯文光;舒文;冉津川;明树人;陈跃来;李璟;周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分类号: A61H39/08 分类号: A61H39/08;A61H39/06;A61N1/36
代理公司: 31262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周春洪
地址: 2004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柄 音叉 绝缘层 耳鸣 针尖 可调 针杆 本实用新型 声波 方便操作 输出电流 一端连接 制造成本 治疗效果 插头 细弹簧 弹簧 分岔 针刺 治疗 抵消 表现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包括针尖、针杆、针柄、音叉、接头、导线、绝缘层;所述针尖、针杆和针柄为一体;所述针柄设有绝缘层并包裹有细弹簧;所述音叉呈V字型结构接于针柄顶端;所述接头固定于音叉分岔顶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于接头,另一端为插头。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针柄外包裹弹簧的设计便于波动针的捻转、提插,方便操作,从而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通过调节仪器输出电流使音叉产生不同的声波,将波动针刺入患者耳门、听宫或听会后,从而达到与患者耳鸣声相互抵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节省了大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目前,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开窍的结果。

目前,治疗耳鸣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药物治疗、心理学治疗、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胆寄窍于耳,所以在针灸选穴上主要与补益肾精、调理胆气为主进行治疗,常用穴位有:中渚、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肾俞等,手法选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每次选二个穴位,以上针灸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耳鸣得到缓解,但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这对于医生的手法要求很高,新人不容易学会,穴位种类太多,不方便记忆。且耳鸣有很多种情况,耳鸣患者听到的是隆隆声,脑鸣患者听到的是蝉鸣的声音,二者声波不同,而都采用一种方法治疗,不易治疗。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086590.3,申请日:2016.02.15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包括针尖以及与所述针尖一体化的针体,所述针灸针为同轴结构,自轴心至外依次为内金属轴心、第一绝缘层、外金属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针尖处裸露出内金属轴心和外金属层。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0383606.2,申请日:2016.04.29公开了一种电针灸针,包括针体,在针体的一端安装有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其中,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与针体电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CN201610086590.3中一种针灸针内金属轴心与外金属层从针尖处裸露出来,当针尖刺入肉体之后,与针尖附近的组织构成治疗回路,组织在射频电流作用下自产热,其涂有绝缘材料的针体不会自发产热,只有针尖附近的组织会发热,提高了针灸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且制备简单成本低。专利文献:CN201620383606.2中一种电针灸针通过在电针灸针设置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当磁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接收到外界提供的光/电磁波时,就能够产生电能并通过针体输送至人体,从而无需借助于导线就可以实现电针治疗,不仅如此通过控制电磁波的频率和波形以及控制灯光的频闪频率和电的波形,能够控制电针灸针所产生的电信号的频率和波形,从而实现具有针对性的电针灸治疗。但是关于一种可以测得患者耳鸣频率,并通过调节仪器使针灸针产生与耳鸣波幅相反的频率,从而使耳鸣消失的波动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