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8245.2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石森;石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管片 隧道环 隧道 本实用新型 插入杆 接收管 接头结构 外形特征 圆柱状 装配式 二次衬砌 承载力 插槽 插块 拼装 施工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包括:隧道本体、隧道环、隧道管片、插块、插入杆、接收管、插槽;所述隧道本体的外形特征呈圆柱状,且隧道本体由若干隧道环构成;所述隧道环的外形特征呈圆柱状,且隧道环由六个隧道管片构成;所述隧道管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接收管,且接收管与隧道管片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隧道管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入杆,且插入杆与隧道管片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加快拼装速度,避免了二次衬砌的施工,提高承载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圆形横截面的隧道因其承载性能好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城市地铁、铁路、公路、市政工程、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等行业大多采用装配式修建圆形横截面的地下隧道。采用装配式施工的隧道,其横截面以圆形为主,且隧道的衬砌主要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片进行拼装成型。
但目前使用的隧道管片接头方式多为螺栓接头,缺点是需要在隧道管片上制作很大的手孔,对管片截面有很大的削弱,需要二次衬砌,而且拼装操作繁琐。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螺栓接头需要在隧道管片上制作很大的手孔,对管片截面有很大的削弱,需要二次衬砌,而且拼装操作繁琐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螺栓接头需要在隧道管片上制作很大的手孔,对管片截面有很大的削弱,需要二次衬砌,而且拼装操作繁琐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包括:隧道本体、隧道环、隧道管片、插块、插入杆、接收管、插槽;所述隧道本体的外形特征呈圆柱状,且隧道本体由若干隧道环构成;所述隧道环的外形特征呈圆柱状,且隧道环由六个隧道管片构成;所述隧道管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接收管,且接收管与隧道管片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隧道管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插入杆,且插入杆与隧道管片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隧道管片的两侧有插槽;所述两件隧道管片之间设置有插块,且插块与隧道管片通过嵌入式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隧道本体由若干隧道环构成,且若干隧道环采用错缝方式拼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隧道管片的外形特征呈1/6扇形环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插入杆的外形特征呈圆柱状,且插入杆预埋于隧道管片混凝土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接收管的外形特征呈圆管状,且接收管预埋于隧道管片混凝土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接收管与插入杆相配合,且接收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聚乙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插块的外形特征呈工字形,且插块设置在两件隧道管片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隧道接头结构所述插槽的外形特征呈“T”形状,且插槽与插块相配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8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