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式陶瓷人工肘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9827.2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韦山;王凡;杨德玉;崔珍珍;汪正宇;周鹏飞;左周杰;李洪伟;刘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代理公司: | 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体 陶瓷片 套筒 尺骨假体 肱骨假体 高分子聚乙烯 分散布置 内表面 凸出的 摩擦 陶瓷 金属离子释放 注塑 本实用新型 人工肘关节 使用寿命 碎裂 支架式 肘关节 钛合金 磨损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式陶瓷人工肘关节,包括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还包括轴和设在轴上的连接体,所述轴设在肱骨假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分散布置凸出的一组陶瓷片,陶瓷片镶嵌在钛合金的连接体上,所述尺骨假体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相接触构成摩擦副。或,轴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连接体设在凹槽中;所述轴设在肱骨假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分散布置凸出的一组陶瓷片,所述连接体为高分子聚乙烯筒,陶瓷片注塑在高分子聚乙烯筒上,所述尺骨假体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相接触构成摩擦副。减少磨损、降低陶瓷碎裂风险,减少金属离子释放,延长肘关节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骨科内植入物假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架式陶瓷人工肘关节。
背景技术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因创伤或疾病导致的肘关节损伤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人工肘关节系统由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组成。作为应用于人工肘关节假体的生物材料不仅要达到很好的修复作用,减轻患者病痛,恢复肘关节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对人体肘关节周围的组织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的肘关节假体由金属肱骨假体和金属尺骨假体或高分子尺骨假体组成。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构成一对摩擦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肘关节类型是金属肱骨假体和金属尺骨假体配副,或者金属肱骨假体和高分子尺骨假体。此配副形成的摩擦副在长期的摩擦磨损过程中,存在有毒的金属离子析出,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浓度会导致慢性病变,同时磨损碎屑会诱导假体周围的骨组织产生骨溶解;此配副形成的摩擦副使高分子假体的磨损率很高,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年磨损量约为0.1-0.2mm,在长期的摩擦过程中,会导致高分子的厚度不断减少,进而影响假体的强度。此外,还存在另一种类型人工肘关节假体:陶瓷肱骨假体与高分子或金属尺骨假体配副,此配副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磨损量非常小,也不存在金属离子析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但是由于陶瓷本身固有的易碎性,导致陶瓷假体容易碎裂,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并没有临床应用。
因此,降低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的摩擦,减小假体的磨损量,提高其使用寿命,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必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架式陶瓷人工肘关节,以达到减少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的磨损、降低陶瓷碎裂风险,减少金属离子释放,延长肘关节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支架式陶瓷人工肘关节,包括肱骨假体和尺骨假体,还包括轴和设在轴上的连接体,所述轴设在肱骨假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分散布置凸出的一组陶瓷片,陶瓷片镶嵌在钛合金的连接体上,所述尺骨假体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相接触构成摩擦副;
或,轴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连接体设在凹槽中;所述轴设在肱骨假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分散布置凸出的一组陶瓷片,所述连接体为高分子聚乙烯筒,陶瓷片注塑在高分子聚乙烯筒上,所述尺骨假体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相接触构成摩擦副。
作为优选的,所述轴为圆柱状,连接体为圆筒状,轴和连接体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轴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键槽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套筒上沿套筒轴向设有开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肱骨假体的一端设有一对支耳,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耳相连,所述套筒设在尺骨假体的一端;连接体位于两支耳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陶瓷片的形状为圆柱和/或棱柱,陶瓷片的外表面为曲面,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轴的轴向中心设有中心通孔,轴和连接体的径向设有与中心通孔相连通的径向孔,径向孔的外端口位于相邻陶瓷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9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