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1964.X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4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庄柯;侯深;肖正雨;沙柯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脱硝催化剂 测试样品 比对样品 测试装置 磨损率 料斗 布袋除尘器 沉降仓 通风道 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 试验过程 竖直设置 加料机 进风口 磨损剂 下料口 负压 后置 竖直 流动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装置,测试装置中磨损仓竖直设置,顶部与进风口连接,底部设有第一料斗,脱硝催化剂包括测试样品和比对样品,比对样品和测试样品均设置于磨损仓内,且沿磨损仓轴线自上而下设置,磨损剂加料机的下料口设置于磨损仓内部轴线上且位于比对样品和测试样品之间;磨损仓下部通过连通风道与沉降仓中部连接,连通风道与磨损仓连接处位于测试样品与第一料斗之间,沉降仓底部设有第二料斗,顶部设有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与引风机连接。试验过程中,通过后置引风机使得装置内形成负压,并驱使空气在装置内流动,空气在磨损仓内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流动,使得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燃煤大气污染物防治与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对于火电厂排放氮氧化物的控制指标日趋严格,火电企业对SCR烟气脱硝系统,尤其是作为核心部件的脱硝催化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在燃煤电厂中,脱硝催化剂通常采用高尘布置的方式(布置于除尘器之前),与含尘烟气直接接触。在高速流动的烟气和粉尘的长期冲刷下,脱硝催化剂极易发生磨损,并导致失效、穿孔甚至垮塌事故的发生,直接威胁电厂安全生产和氮氧化物达标排放。
磨损率是评价脱硝催化剂抵抗烟气和粉尘冲刷的一项重要的机械性能指标,该指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催化剂品质和使用寿命的评价。目前对于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的试验装置和评价方法,其原理是将脱硝催化剂样品分制成比对样和测试样,水平串联放置于风管中,并在风管中通入一定速度的气流。当气流通过比对样后,向气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磨损剂,用以打磨下游的测试样。通过计算一定试验时间后,比对样和测试样的质量变化,以及磨损剂的消耗量,来评价催化剂样品抵抗磨损的能力。
上述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1)风管内的磨损剂在随气流水平运动过程中,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向风管底部下沉,导致脱硝催化剂样品端面受到的磨损程度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差异,降低了试验过程中样品磨损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2)常规方法中利用风速仪来确定管内风速,而由于风管截面上的风速并非均匀分布(管心风速要高于边壁风速),因此难以实现对试验风速的准确和稳定的控制。
(3)常规方法中采用风机前置的供风方式,试验过程中在磨损剂下料口与风管的连接点处会形成正压,从而对磨损剂添加造成阻碍,不利于气流中磨损剂浓度的准确和稳定控制。
(4)常规方法中利用磨损前后样品质量的比值作为参数参与磨损率的计算。由于磨损率的评判客观上与试验前后样品的质量差值相关,而催化剂样品初始质量并非一致,将样品初始质量引入分母的计算方式会降低方法的统一性,不利于各样品间磨损率测试结果比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的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硝催化剂磨损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磨损仓、磨损剂加料机、沉降室和引风机;所述磨损仓竖直设置,顶部与进风口连接,底部设有第一料斗,所述脱硝催化剂包括测试样品和比对样品,所述比对样品和测试样品均设置于磨损仓内,且沿磨损仓轴线自上而下设置,磨损剂加料机的下料口设置于磨损仓内部轴线上且位于比对样品和测试样品之间;磨损仓下部通过连通风道与沉降仓中部连接,所述连通风道与磨损仓连接处位于测试样品与第一料斗之间,沉降仓底部设有第二料斗,顶部设有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与引风机连接。
所述磨损仓内部在比对样品上方设有整流格栅。
所述磨损仓中部在磨损剂加料机下料口下方设有分散装置。
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四根在同一平面内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气流喷管,四根所述气流喷管沿磨损仓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气流喷管的喷口方向均垂直指向磨损仓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1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丁代尔耐磨及起球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温度平衡性好的冷热冲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