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清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2522.7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华;李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永年区博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15 | 分类号: | B01D3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15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均匀设置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控制面板 螺纹固定 血清 密封 顶端焊接 回收装置 内部安装 散热风扇 出液管 单片机 拐角处 进液管 内侧壁 内螺纹 外侧壁 外螺纹 万向轮 旋转座 齿轮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清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底座、第二筒体和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一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第二筒体另一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第二筒体一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并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通过旋转座旋转有第一筒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螺纹固定块实现对血清进行密封的功能,由于螺纹固定块外侧壁上均匀设置的外螺纹与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的内螺纹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一筒体实现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第一筒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清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血浆的最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血浆里面含有纤维蛋白原,如果把纤维蛋白原去除的话,剩下的部分就是血清了,血清中含有特异性免疫抗体(如抗毒素或凝集素)的免疫血清(抗菌素血清),血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对于血清需要进行回收避免血清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现有的血清回收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血清回收装置不能提供血清适宜的储存温度,不能将血清回收后进行短时间的存储,血清需要存储在温度位于-4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的环境中,否则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会被破坏,从而影响血清的质量。
第二,传统的血清回收装置不能去除絮状物,将血清进行回收过程中,由于血清自身存在絮状沉淀物,若不能去除这部分沉淀物,不利于血清的回收。
第三,传统的血清回收装置不能对血清进行密封,血清若与空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灰尘容易进入血清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清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提供血清适宜的储存温度,不能去除絮状物,不能对血清进行密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清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底座、第二筒体和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一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第二筒体另一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第二筒体一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并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通过旋转座旋转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安装有出口管,所述第一筒体的顶端固定有螺纹固定块,并且螺纹固定块的顶端焊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盖体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一侧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散热风扇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外侧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筒体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伺服电机,而且伺服电机的顶端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均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构成啮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卡合有滤网,且第一筒体内部的外侧焊接有插槽,所述滤网的底端安装有与插槽相互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第二筒体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固定块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呈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血清回收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永年区博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永年区博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2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