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3115.8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龙;田为民;李建平;杨明惠;刘鹏;王春岐;李巍;孙洪刚;刘宝安;柴连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1/3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器 播发 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 嵌入式安装 信息播发 安装座 放置件 缓冲件 北斗 终端 凹槽内壁 滑动连接 缓冲保护 活动卡接 两侧内壁 上端固定 左右两侧 缓冲块 伸缩杆 弹簧 缓冲 插设 内壁 竖直 下端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包括安装座和播发终端器,安装座的前端设有第一凹槽,播发终端器插设于第一凹槽内,播发终端器与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缓冲机构,播发终端器与缓冲机构活动卡接,第一凹槽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缓冲件,缓冲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件,播发终端器的下端与放置件相抵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凹槽内壁上的缓冲机构和缓冲块的配合使用,使得播发终端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冲击后,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并稳定的工作,通过第一凹槽底部上的伸缩杆和第二弹簧,能够对播发终端器在竖直方向上提供缓冲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播发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
背景技术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随着“北斗一代”的推广使用,以及“北斗二代”的建设的稳步推进,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快速的增加,除了军用领域以外,目前在近海航运、近海渔业、地质勘测和探矿、物流运输等等领域都已经在迅速的扩展,在这些应用领域之中,各种北斗手持、车载、机载和舰载终端大批量投入使用。
现有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中,并不能很好的确保信息播发终端的稳定工作,导致接受外部信息不稳定,使得信息整合的存储或发出具有一定的延迟,现提出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安装的舰载北斗信息播发终端,包括安装座和播发终端器,所述安装座的前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播发终端器插设于第一凹槽内,所述播发终端器与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缓冲机构,所述播发终端器与缓冲机构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件,所述播发终端器的下端与放置件相抵接触。
优选地,所述播发终端器是由数据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组成,所述播发终端器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缓冲机构活动卡接。
优选地,所述播发终端器的上下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远离播发终端器一端与第一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左右两侧内壁上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两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块所述卡块分别与两个卡槽活动卡接,所述滑槽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贯穿滑块设置并与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根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与滑槽的顶面和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底部上的多根伸缩杆,多根所述伸缩杆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上端均与放置件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置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上端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播发终端器的下端与第二凹槽的底部相抵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凹槽内壁上的缓冲机构和缓冲块的配合使用,使得播发终端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冲击后,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并稳定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未经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3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场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电口及光口混合bypass功能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