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4381.2 | 申请日: | 201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帆;周超;曹明;王殿鑫;薛广鹏;刘天胜;王勇;李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翠芳 |
主分类号: | E21B17/04 | 分类号: | E21B17/04;E21B17/042;E21B1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套 推压 安装连接结构 打孔机 排沙孔 卡环 采油 泥沙 缓冲胶圈 设备内部 底座 侵入 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内部固定 对设备 内置杆 中心孔 钻头 卡脚 排出 钻杆 磨损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排沙孔、推压环和缓冲胶圈,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外旋转套,所述外旋转套的内侧安装有钻杆,所述排沙孔开设在外旋转套上,其中,所述推压环设置在外旋转套的内侧一端,所述外旋转套的内部固定有卡环,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卡环的内部安装有内置杆。该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当钻头在作业时易侵入泥沙,而形成设备内部堵塞,在外旋转套和卡脚上设置排沙孔,以便于排出侵入设备内部的泥沙,以此来减少泥沙对设备内部的造成的磨损,在推压环和外旋转套接触的部位添加缓冲胶圈,以此来减缓推压环和外旋转套接触使所产生的压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三大能源之一,被誉为工业社会的血液,一个国家石油储备量以及石油开采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石油开采不仅仅是增强了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提升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六十年代开始,为解决油气生产在西部,而消费重点在东部的矛盾,石油工业实行战略转移,重点开发了东部沿海地区,先后组织了多项油田会战,并取得了成功,在大量的石油开采进程中,现代化的石油生产器械也必不可少,石油开采时所使用的打孔机便是其中之一,伴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长,以及开采时间的加长,打孔机的工作损耗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在安装和维修打孔机时便存在着诸多复杂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有这样的缺点,例如传统打孔机多采用钻头与机械主体直接连接的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便于安装更换钻头,同时在钻头损坏卡住机械主体安装部位时,会导致机械整体无法工作,钻头与机械本体连接部位之间直接接触,易造成损耗,泥沙侵入无法及时排出设备内部易导致工作进程的延误和准确性等,因此要对现在的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打孔机多采用钻头与机械主体直接连接的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便于安装更换钻头,同时在钻头损坏卡住机械主体安装部位时,会导致机械整体无法工作,钻头与机械本体连接部位之间直接接触,易造成损耗,泥沙侵入无法及时排出设备内部易导致工作进程的延误和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排沙孔、推压环和缓冲胶圈,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外旋转套,所述外旋转套的内侧安装有钻杆,所述排沙孔开设在外旋转套上,其中,
所述推压环设置在外旋转套的内侧一端,所述外旋转套的内部固定有卡环,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卡环的内部安装有内置杆,靠近内置杆的所述卡环的一侧设置有卡脚,所述缓冲胶圈设置在靠近外旋转套的所述卡脚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外旋转套的尺寸相吻合,所述底座和外旋转套构成螺纹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沙孔设置有六个,所述排沙孔等距离开设在外旋转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推压环的内部尺寸小于卡脚的外部尺寸,所述推压环和卡脚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置杆和卡脚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卡脚设置有两个,所述卡脚关于卡环的中心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采油用打孔机安装连接结构:
1.利用底座和外旋转套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使得安装结构安装拆解更加便利,同时也利用了外旋转套内部的推压环与卡脚的卡合作用来使卡脚向内收缩,以此来对内置杆进行夹紧和放开的作用;
2.当钻头在作业时易侵入泥沙,而形成设备内部堵塞,在外旋转套和卡脚上设置排沙孔,以便于排出侵入设备内部的泥沙,以此来减少泥沙对设备内部的造成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翠芳,未经李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4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自由度压裂管汇撬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套管用扶正器止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