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5692.0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洋;冯涛;黄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0;G08C19/00;G08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发光元件 感光元件 光电感烟 一端连接 电路 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方案要点 输出信号放大 直流电 交流电转换 功放单元 输出控制 转换单元 光频率 提供点 光源 光照 筛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发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一个用于接收光照的具有光频率筛选能力的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单元,另一端连接有接收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感光元件经用于将输出信号放大的功放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火灾报警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楼宇的建成与使用,用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得越来越必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器作为火灾报警的部件,其作用是将发生火灾时的火灾参数如烟雾、温度等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智能化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过传输总线送往火灾报警控制器。
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以及火焰探测器三类。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一般设计为一个迷宫式烟雾探测室,里面设计有一个光源和一个感光元件,正常时,光源的光线一般不能照射到感光元件上,但是有烟雾进入后,光线在烟雾中产生散射,使部分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烟雾越浓,光线越多,感光元件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一般适用于饭店、旅馆、教学楼、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书库、档案库等场所,但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可能产生蒸汽和油雾,高海拔地区,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等不宜选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但是,现有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容易受外部干扰,经常出现误报警的情况,使得消防值班人员饱受困扰,探测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抗干扰能力强,不容易受外部干扰,感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经功放单元放大并输入至控制单元内,以减少探测器出现误报警的情况,探测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包括用于发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一个用于接收光照的具有光频率筛选能力的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单元,另一端连接有接收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感光元件经用于将输出信号放大的功放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烟雾产生时,发光元件的光源经烟雾产生散射,使部分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再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将功放单元放大并输入至控制单元内,进而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强,不容易受外部干扰,同时能将检测结果如运行状态、烟雾浓度和环境参数等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实时发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减少探测器出现误报警的情况,探测效果较好;转换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为发光元件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的,所述功放单元包括若干个三极管,若干所述三极管之间复合连接,首端的所述三极管T4的基极与所述感光元件连接,尾端的所述三极管T7的集电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三极管对感光元件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并输入至控制单元内部,以提高控制单元对感光元件的灵敏度,利于控制单元对火灾情况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感光元件为红外线光敏二极管L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光敏二极管L2一种高速度、高敏感的接收管,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具有光频率筛选的能力,以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单元内,进而实现避免探测器出现误报警的目的,探测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线发射管L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发射管L3具有高辐射强度的特点,主要起到发射光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5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