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架空公园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6976.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桂晓明;刘芳;杜瑜;童凯旻;廖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3/10 | 分类号: | E04H3/10;E04B1/18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本实用新型 城市公园 道路两侧 架空结构 交通产生 开放空间 人居环境 市政工程 噪音干扰 空气污染 土地资源 架空 架设 小区 公园 绿化 拓展 居民 健康 安全 投资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架空公园,通过在市政道路上方架设架空结构,充分利用市政道路上方的开放空间建设城市公园,不需要新增用地,节省土地资源以及投资,拓展了城市的绿化空间,而且可以避免市政道路交通产生的噪音干扰、空气污染等对道路两侧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健康影响,为市政道路两侧市民营造和谐人居环境。此实用新型用于市政工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架空公园。
背景技术
城市公园是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的市政设施,城市公园传统的建造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越来越大,而城市中公共开放的用地资源的越来越小,使得适合市民活动的户外场所越来越少,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户外活动需求。对于位于城市道路两侧的住宅小区,道路不仅阻断了小区居民的来往,而且道路交通产生的噪音干扰、空气污染等将会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现有的城市公园的建设模式存在以下的缺点:需要新增大量用地,在城市用地条件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很难实现,需要设置市政道路接驳,投资较大,无法避免道路交通产生的噪音干扰、空气污染等对严重影响道路两侧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资源、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的城市架空公园。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架空公园,其包括若干设置于市政道路上方的架空结构,所述架空结构上设置有城市公园,所述城市公园设置有上下城市公园设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架空结构包括埋设于地底的基础结构、位于所述基础结构上方的框架柱、位于框架柱顶端的框架梁以及位于框架柱之间及框架梁下方的分隔墙。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城市公园包括设置于最底层的上盖结构层、位于中间的防水构造层、位于最上部的公园绿化层,所述上盖结构层设置固定于框架梁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构造层连通有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固定在框架柱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城市公园周边均设置有防护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下城市公园设施为梯道、坡道、扶梯、垂直升降梯、连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盖结构层下方安装有消防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城市公园设有与市政道路两侧建筑连通的连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城市架空公园,通过在市政道路上方架设架空结构,充分利用市政道路上方的开放空间建设城市公园,不需要新增用地,节省土地资源以及投资,拓展了城市的绿化空间,而且可以避免市政道路交通产生的噪音干扰、空气污染等对道路两侧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健康影响,为市政道路两侧市民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城市架空公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6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理学实验用遮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的园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