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排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7340.9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董明达;张佩良;高永生;胡旭东;陈官禄;何福渤;王辉;李文;杨立红;易振;费文源;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桩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12108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沟 预埋管道 预制装配式 横梁凹槽 径向开设 侧板 拼接 外槽 底角 嵌套 本实用新型 预应力钢筋 侧板内壁 错位设置 对称开设 防水性能 施工效率 依次连接 横梁 侧壁 穿装 邻侧 装配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其由多个U形排水沟构件依次连接而成,排水沟构件包括U形外槽和以错位设置的方式嵌套在U形外槽内的U形内槽,使多个U形排水沟构件依次拼接装配为一个整体;在U形内槽的四个内侧底角处各设置有一个连接部,并在每个连接部上均沿径向开设有一条预埋管道;在U形内槽的对侧侧板内壁上部对称开设有至少一组用于设置横梁的横梁凹槽,并在U形内槽的每块侧板的两侧侧壁上分别沿径向开设有预埋管道;开设在侧板上每条预埋管道均与位于邻侧的横梁凹槽相贯通,预埋管道用于穿装预应力钢筋;该预制装配式排水沟拼接简单、构件之间连接强度高、防水性能好、适用范围广,可极大提高排水沟的施工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排水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排水沟。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采用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我国正受到极大关注和推动,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品质高、施工周期短、综合效益高等优势。随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推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工程结构选择应用预制拼装技术。
已公开专利201720314355.7公开了一种双防水功能的装配式预制排水沟构件,该构件一端为内凹卡槽,另一端为内凸槽;其中,内凹卡槽设置高分子止水环,凸槽端的凸出部分又设置了小凹槽,用于抹灰,即防水砂浆。该结构的优点是可直接进行拼装,防水效果较好,其缺点是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差。
已公开专利201721039411.7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水渠,包括底座板、侧边板和上边沿板,所述底座板的两侧均分别设置侧边板并固连,上边沿板置于侧边板的上方并固连,从而构成矩形水渠;在所述水渠的长度方向,相邻的底座板依次固连,在所述水渠的两个侧面,相邻的侧边板依次固连,在所述水渠的顶面,相邻的上边沿板依次固连。该结构的优点是构件可直接进行拼装,缺点是两侧挡墙强度不足,易受土压力左右偏移,且长度方向的构件之间连接强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目前装配式排水沟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问题的预制装配式排水沟。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装配式排水沟,由多个U形排水沟构件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排水沟构件包括U形外槽和U形内槽;其中,
所述U形内槽以错位设置的方式嵌套在所述U形外槽内,使所述U形内槽在径向上一侧内凹于所述U形外槽、另一侧外凸于所述U形外槽,进而使多个U 形排水沟构件依次拼接装配为一个整体;
在所述U形内槽的四个内侧底角处各设置有一个连接部,并在每个所述连接部上均沿径向开设有一条预埋管道;其中,连接部的轴向截面可为三角形、矩形或异形;位于同一侧板处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上的预埋管道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所述U形内槽的对侧侧板内壁上部对称开设有至少一组的横梁凹槽,并在所述U形内槽的每块侧板的两侧侧壁上分别沿径向开设有预埋管道;开设在侧板上每条所述预埋管道均与位于邻侧的横梁凹槽相贯通,且开设在同一侧板上的预埋管道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构件还包括一块盖装在所述U形内槽顶面上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U形外槽的顶面高于所述U形内槽的顶面。
进一步地,在内凹于所述U形外槽的U形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条U形止水带,使相拼接的两个排水沟构件的接触面间通过所述U形止水带起到较好的密封防水作用。更进一步地,该U形止水带邻近所述U形外槽的内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U形外槽由底座和两块竖直设置并固定在底座两侧的侧板构成,底座与两侧侧板之间一体成形或连接固定而成;所述底座与水沟沟底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使底座能够填充水沟沟底。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称开设的两个横梁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桩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桩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7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