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8492.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邓小龙;朱勇杰;吴建民;吴昊;邵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L29/08;G08B1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刘凤彩 |
地址: | 214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 报警 安防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 报警器 应急处理 传感器 警情 数据采集模块 应急处理模块 继电器模块 随身报警器 无线路由器 报警模块 报警事件 红外对射 环境数据 基础设施 系统安装 烟雾报警 直接安装 直接接入 智能终端 主动报警 原有的 风扇 门闸 水浸 通风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包括OneNet云端,智能终端、Zigbee协调器、无线路由器、继电器模块、用于采用环境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报警的报警模块、用于应急处理报警事件的应急处理模块和PAD端。在不改变实际应用场所现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各种传感器和报警器,或将原有的传感器和报警器直接接入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即可,系统安装和使用方便;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可以实现主动报警功能,如主动实现红外对射报警、烟雾报警、水浸报警等;当有警情当生时,系统要可以采取应急处理,如开风扇通风、打开门闸等;无论具体何时何地发生警情都可以通过随身报警器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防火防盗任务艰巨,盗窃等重大事件多有发生。加强安防监管,规范安全防范管理,成为各单位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保障部门财产安全及其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如何通过监控管理系统开展公共安全秩序整治工作,有效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成为各单位部门安全监控管理的首要工作。然而现有监控管理系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因此开发一种监测准确、监控全面、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性高的安防监控与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较为流行的智慧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绝大部分是建立在现有企事业单位网络的基础上,耗费巨资进行扩建,由于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的不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庞大复杂的硬件设施需要高额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对服务器配置要求过高,空闲时又处于闲置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使用OneNet云端云存储技术,对安防监控系统中数以千计的传感器设备和报警设备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转发和控制。
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包括OneNet云端,智能终端、Zigbee协调器、无线路由器、继电器模块、用于采用环境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报警的报警模块、用于应急处理报警事件的应急处理模块和PAD端;
所述的智能终端通过Zigbee协调器、无线路由器或继电器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智能终端通过无线路由器与PAD端连接,PAD端通过无线路由与OneNet云端端连接,继电器模块分别与报警模块和应急处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SamSung S5PV210 ARM Cortex-A8处理器、WFI模块、CC2530 Zigbee模块、RS485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GSM模块和WCDMA模块,处理器分别与WFI模块、CC2530 Zigbee模块、RS485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GSM模块和WCDMA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视频信息的网络摄像头、设置在实际应用场所围墙上的红外对射报警器、安装在窗户上的震动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智能电表、人体红外传感器、门磁传感器、水浸报警器、固定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和随身报警器;网络摄像头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智能终端连接;红外对射报警器、震动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分别通过Zigbee协调器与智能终端连接;智能电表通过通信线与智能终端连接;人体红外传感器和随身报警器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智能终端连接;门磁传感器、水浸报警器、固定报警器和烟雾报警器分别通过继电器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
一种基于OneNet云端的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环境数据并实时发送到智能终端,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网络摄像头、红外对射报警器、震动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烟雾报警器、门磁传感器、水浸报警器、固定报警器、人体红外传感器、随身报警器和智能电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