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光导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8592.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富;唐中荣;李抗;丁鹏;蓝鹏;何觊;郑芳萍;范路;张汪洋;许多;祝飞水;胡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7/00;F21V33/00;F24F7/007;A01M1/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田东阳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管 导风筒 通风装置 采光罩 建筑物 漫射器 光导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涡轮风扇 排出 连通 顶部设置 合为一体 室内顶部 室内空气 维修方便 出风道 出风口 出风 导出 能耗 日光 地表 采集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光导通风装置,包括导光管、设置在导光管顶部的采光罩、设置在导光管底部的漫射器、套设在导光管上的导风筒、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涡轮风扇;所述采光罩在地表之上,所述漫射器设置在建筑物室内顶部,通过导光管将采光罩采集的日光传播至漫射器;所述导风筒下方设置有与导风筒连通的出风道,所述电机和涡轮风扇设置在出风道上以将室内空气排出;所述导风筒与导光管连通,在导光管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通过导光管将导风筒导出的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光导通风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能耗,将各种功能合为一体,安装工期短,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建筑导光、换风、捕蚊等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的提升及地面综合景观设计的需要,公共设施地下化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化、综合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地下交通干线、连通通道、垃圾回收等市政设施已在大中城市广泛采用。通风、照明等系统的设置对于实现地下空间功能至关重要。
若地下空间同时设置通风、照明等独立系统,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屋顶设备布置分散复杂,安装工期长,且控制系统复杂、可靠性不高,故障率较高,后续检修麻烦,使用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光导通风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地下建筑物中存在的通风照明消耗能源大、成本高、安装工期长、系统复杂,故障多,维修麻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建筑物光导通风装置,包括导光管、设置在导光管顶部的采光罩、设置在导光管底部的漫射器、套设在导光管上的导风筒、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涡轮风扇;所述采光罩在地表之上,所述漫射器设置在建筑物室内顶部,通过导光管将采光罩采集的日光传播至漫射器;所述导风筒下方设置有与导风筒连通的出风道,所述电机和涡轮风扇设置在出风道上以将室内空气排出;所述导风筒与导光管连通,在导光管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通过导光管将导风筒导出的空气排出。通过导光管将采光罩采到的日光导至地下室内,降低了电力的消耗。同时将导光和导风功能结合为一体,安装简便,降低了安装和维修成本,检修方便。
进一步,所述导光管包括地下部分和设置在地上作为路灯灯杆的地上部分;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采光罩和导光管之间,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罩;在出风罩底部设置有LED灯带。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管还可以作为地上部分路灯的灯杆,在其上端设置有LED灯带,可作为路灯使用,一物两用,结构简单,降低了路灯的施工成本,使整个工程施工更加优化。通过出风罩的设置,可防止异物等进入导光管内,防止导光管效果变差。
更进一步,所述涡轮风扇和电机设置在导风筒上。直接将涡轮风扇和电机设置在导风筒上,使其一体化设置,结构更加简便,同时使其排出的气体直接从导风筒内排出,防止涡轮风扇使风的流向散乱。
更进一步,在导光管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导风筒套设在导光管和套筒之间,所述出风道设置在导光管和套筒之间;所述套筒的顶端开口设置在LED灯带下方,在套筒的顶端设置有干蚊网,所述干蚊网套设在导风筒之上的套筒和导光管之间,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清理干蚊网的清理门。通过在LED灯带下方设置干蚊网,根据昆虫的趋光性,可配合LED灯带,具有驱蚊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为向上开口的喇叭状。通过喇叭状设置的套筒顶端,方便收集昆虫。
进一步,所述导风筒和套筒之间设置有少量风通过的次风道。通过次风道的设置,涡轮风扇排风的同时,不仅有大量的气体从地下室内排出,也有少量的气体从导气筒上方的套筒和导光管之间进入出风道内,从而更容易将昆虫吸入到干蚊网中,更加方便除去害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