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固定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2255.1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毓;郝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向毓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玉欣 |
地址: | 745000 甘肃省庆***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弹力带 插腔 紧固钉 固定装置 侧表面 上表面 限位杆 卡槽 骨科固定夹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装置 纵向排列 卡带 限位孔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夹板,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其包括多根弹力带、侧表面与多根弹力带一端固定连接的一号固定架、侧表面与多根弹力带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二号固定架、设置在一号固定架内的一号插腔、设置在二号固定架内的二号插腔、分别设置一号插腔内上表面的多个一号卡槽、分别设置二号插腔内上表面的多个二号卡槽、设置在一号固定架一端外侧且靠近弹力带一端纵向排列的紧固钉、一端固定连接在紧固钉上的卡带、设置在二号固定架一端外侧且与紧固钉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杆、设置在卡带上且与限位杆相匹配的多个限位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车祸及意外伤害等导致肢体骨折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发生。在既往的现场急救过程中,需对骨折患者的肢体采用多块小夹板并用绳子进行固定,该种方法在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较复杂,耗时耗力,存在可操作性差、且不能对患肢形成有效的保护等弊端。例如,患者常常因为转运颠簸而导致夹板松动,致使对患肢的固定不牢,而夹板固定过紧时,又很容易导致皮肤压疮的发生,加重了骨折部位的皮肤损害,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骨科固定夹板,提供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以调整一号连接架和二号连接架另一端的间距,以便将患肢搁置在装置内,通过连接装置可以将装置固定在患处,对患处进行固定,可以根据患肢粗细不同,调整卡带上的限位孔所处位置,以便更贴合的固定患处,适用于不同患者,提高适用性,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控制装置对患处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过小,影响其使用效果,而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固定夹板,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其包括多根弹力带、侧表面与多根弹力带一端固定连接的一号固定架、侧表面与多根弹力带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二号固定架、设置在一号固定架内的一号插腔、设置在二号固定架内的二号插腔、分别设置一号插腔内上表面的多个一号卡槽、分别设置二号插腔内上表面的多个二号卡槽、设置在一号固定架一端外侧且靠近弹力带一端纵向排列的紧固钉、一端固定连接在紧固钉上的卡带、设置在二号固定架一端外侧且与紧固钉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杆、设置在卡带上且与限位杆相匹配的多个限位孔;所述连接装置,其包括一端插装在一号插腔内的一号连接条、设置在一号连接条上表面且与一号卡槽相匹配的一号卡块、一端侧表面与一号连接条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一号连接架、一端插装在二号插腔内的二号连接条、设置在二号连接条上表面且与二号卡槽相匹配的二号卡块、一端侧表面与二号连接条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二号连接架、设置在一号连接架外侧表面的勾面魔术贴、设置在二号连接架外侧表面且与勾面魔术贴相匹配的毛面魔术贴。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固定架、二号固定架、一号连接架和二号连接架内侧表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固定架、二号固定架、一号连接架和二号连接架内侧表面均设有硅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固定架顶部横截面大于一号固定架底部横截面、二号固定架顶部横截面大于二号固定架底部横截面、一号连接架顶部横截面大于一号连接架底部横截面、二号连接架顶部横截面大于二号连接架底部横截面。
作为优选,所述毛面魔术贴长度大于勾面魔术贴。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固定架、二号固定架、一号连接架和二号连接架均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固定装置可以调整一号连接架和二号连接架另一端的间距,以便将患肢搁置在装置内,通过连接装置可以将装置固定在患处,对患处进行固定,可以根据患肢粗细不同,调整卡带上的限位孔所处位置,以便更贴合的固定患处,适用于不同患者,提高适用性,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控制装置对患处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过小,影响其使用效果,而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向毓,未经孙向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2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智能颈托
- 下一篇:一种胸腺瘤开胸手术用分体式复位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