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地电缆钢铠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2950.8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兵;杨威;郭磊;赵鸿;邓浩杰;张征宇;吴雨昊;赵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2G1/1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地址: | 441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电缆钢铠 调节螺套 切割 压紧杆 钢铠 调节螺杆 切割器 刀片 轴承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电力施工 断口平整 对称固定 滑动配合 体积小 无尖角 无损伤 弹簧 螺杆 省力 焊接 对称 | ||
一种入地电缆钢铠切割器,用于电力施工中的入地电缆钢铠切割。手柄与压紧杆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轴承,螺杆对称装在手柄与压紧杆两侧,将手柄与压紧杆连接在一起;调节螺套焊接在手柄上的两个轴承中间,上部置于调节螺套内的刀片与手柄滑动配合,调节螺杆旋在调节螺套内并顶在刀片的顶端,调节螺杆与调节螺套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重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切割钢铠速度快且省力,效率高,切割钢铠对绝缘层无损伤,钢铠断口平整,无尖角,可广泛适用于120mm2、150mm2、185mm2、240mm2、300mm2、400mm2等多规格的10kV入地电缆钢铠切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入地电缆钢铠切割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改造工作的逐步深入,入地电力电缆供电以其占地少,易维护的特点在部分地区已成为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架空线路相比,入地电缆供电有一系列优点:
a.可避免大部分外力破坏,不受自然环境影响;
b.美化城市市容,节省架空线走廊面积;
c.可直接深入负荷中心,减小供电半径;
d.运行维护工作量减轻,易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尤其在城市地区,入地电缆已成为供电主要中枢通道。而对于固定敷设电力电缆,铠装是必不可少的结构。电缆铠装可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提高防侵蚀能力与抗外力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基于电网结构特性,10kV配电网线路数量较多,所使用的入地电缆相对数量也最大。
但在制作电缆头过程中,剥除电缆钢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电缆钢铠起着保护电缆内部结构不受损坏,提升电缆抗压强度的作用,故钢铠具有极强韧性,其常用材料为镀锌钢带,即为俗称的白铁皮,其硬度在15-25HRC。
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缆剥除方法是钢锯划割法,将电缆钢铠锯出凹痕后通过钳子撕掉。此方法的最大缺陷是由于使用钢锯环割钢铠的过程中没有定位点,操作人员只能凭自己的手感移动钢锯,同时电缆靠下部位的钢铠被视线阻挡,难以保证划割在一个圆面上进行,极易形成钢铠尖角,影响后续操作且划伤手指,产生安全风险。其次,根据钢铠厚度的不同,将钢铠划割一周需耗时五分钟左右,撕除钢铠约需一分钟,划割钢铠工作效率低。随着带铠电缆的大量应用,对电缆头制作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钢锯划割法已不能满足作业需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地电缆钢铠切割器,以实现方便快捷切割电缆钢铠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与压紧杆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轴承,螺杆对称装在手柄与压紧杆两侧,将手柄与压紧杆连接在一起;调节螺套焊接在手柄上的两个轴承中间,上部置于调节螺套内的刀片与手柄滑动配合,调节螺杆旋在调节螺套内并顶在刀片的顶端,调节螺杆与调节螺套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刀片底部的刀头形状为钝头。
所述轴承通过轴分别装在手柄与压紧杆上,两端用弹簧卡圈定位,轴分别与手柄与压紧杆的内孔过盈配合,轴承的内圈与轴过盈配合,外圈与电缆滚动配合。
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手柄螺纹连接,用压紧螺母一锁紧,另一端穿过压紧杆后用压紧螺母二与蝶形螺母锁紧。
所述手柄与压紧杆宽度方向的两侧装有轴承,用弹簧卡圈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只需单人操作,操作简单。
2、切割钢铠速度快且省力,单根电缆钢铠切割耗时小于一分三十秒,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2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