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2977.7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春;孙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春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70;F23D14/82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519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火层 燃烧筒 旋流器 本实用新型 螺杆 燃气 螺帽 安全间隙 空气混合 螺纹端螺 燃烧机 燃烧头 低氮 回火 内壁 紧贴 天然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包括:燃烧筒;燃烧筒的端部安装有紧贴燃烧筒内壁的阻爆阻回火层,阻爆阻回火层的孔隙为燃气的安全间隙值;阻爆阻回火层的中部穿设有带螺帽的螺杆,螺杆的螺纹端螺接固定有旋流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阻爆阻回火层上安装旋流器,以实现天然气与空气更好的混合,解决了国内燃烧机存在的燃气和空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氮燃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应用于低氮燃烧机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燃天然气锅炉已经非常普遍,由于锅炉环保低氮排放30mg/m3标准的实行,燃气燃烧机普遍采用全预混低氮表面燃烧方式,即采用风机和文丘里管结合的方式将天然气和空气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但是一般尤其是大功率的燃烧机都多少存在空气和天然气混合不充分情况,天然气混合不充分容易在在点火和燃烧时出现燃烧火焰回火爆炸的危险;同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燃烧低氮排放的高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包括:燃烧筒;
所述燃烧筒的端部安装有紧贴所述燃烧筒内壁的阻爆阻回火层,所述阻爆阻回火层的孔隙为燃气的安全间隙值;
所述阻爆阻回火层的中部穿设有带螺帽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端螺接固定有旋流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器置于所述阻爆阻回火层的进气侧,所述燃烧筒、阻爆阻回火层、螺杆和旋流器的轴线相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阻爆阻回火层的中心孔后,采用压紧螺母将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阻爆阻回火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的直径为8-10mm、长度为150-300mm,所述旋流器的直径所述比燃烧筒小50mm,所述旋流器的叶片倾角为30-60°,所述旋流器中相邻两叶片的夹角为1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器的叶片倾角为45°,所述旋流器中相邻两叶片的夹角为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爆阻回火层的厚度为15~20mm、直径为100~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爆阻回火层与所述燃烧筒焊接固定,所述阻爆阻回火层距所述燃烧筒的端面40~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爆阻回火层是由交错排列的环形板条和环形波形带构成的圆盘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板条的厚度为0.15mm、宽度为15~30mm,所述环形波形带为等腰三角形波形结构,所述环形波形带的厚度为0.15mm、宽度为15~30mm、波高为0.4~0.9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板条为不锈钢板条,所述环形波形带为不锈钢波形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烧筒的端部设置阻爆阻回火层,通过将阻爆阻回火层的孔隙设为安全间隙值且配合阻爆阻回火层的厚度,可将火焰回火冷却为低温气体,从而使火焰熄灭,很好解决了国内燃烧机存在的回火的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燃烧机的安全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阻爆阻回火层上安装旋流器,以实现天然气与空气更好的混合,解决了国内燃烧机存在的燃气和空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带旋流器的阻爆阻回火低氮燃烧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春,未经张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2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金属纤维燃烧器的金属纤维网板
- 下一篇:一种燃烧器的鼓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