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牺牲阳极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3783.9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财旺;马金仓;王蓬勃;秦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 |
代理公司: | 41130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国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机架 牺牲阳极 铸造模具 冷却机构 铸造 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 流量传感器 水平面垂直 温度传感器 导向滑轨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机体轴线 控制电路 框架结构 设备结构 轴线平行 便捷性 内表面 下端面 灵活 滑槽 均布 塑形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牺牲阳极用模具,包括承载机架、铸造机体、冷却机构、定位机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所述定位机构均布在承载机架下端面,所述承载机架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铸造机体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机架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机架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铸造机体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冷却机构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机架外表面,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牺牲阳极模型塑形简单,并且极大提高了铸造模具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并可对铸造模具增加冷却机构,且有效简化牺牲阳极铸造模具设备结构的同时,有效提高牺牲阳极铸造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牺牲阳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牺牲阳极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铸造模具均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范围,且使用量巨大,牺牲阳极是目前应用中的最轻的技术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抗冲压、耐磨损等优点,可以代替塑料、钢铁材料,在满足产品轻、薄的同时不影响其强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一方面存在塑形较为困难,并且牺牲阳极铸造模具设备结构复杂,使用灵活性及便捷性差,另一方面存在牺牲阳极铸造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现有的铸造装置中缺少冷却机构,容易引起牺牲阳极热裂,从而影响牺牲阳极的质量和美观,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牺牲阳极铸造模具,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牺牲阳极用模具,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牺牲阳极模型塑形简单,并且极大提高了铸造模具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并可对铸造模具增加冷却机构,且有效简化牺牲阳极铸造模具设备结构的同时,有效提高牺牲阳极铸造模具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牺牲阳极用模具,包括承载机架、铸造机体、冷却机构、定位机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四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布在承载机架下端面,所述承载机架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铸造机体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机架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机架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铸造机体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冷却机构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机架外表面,所述铸造机体包括进料管、进料加热罩、电机热丝、辐照加热机构、转轴、铸造腔、铸造轮、驱动机构、压实轮、导流板、模具、出料管及输送板;所述转轴设置在铸造机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铸造机体内表面底部,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套装有铸造轮,所述进料管与输送板形成连通,所述铸造轮一侧安装有压实轮,所述输送板设置在铸造轮与压实轮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均与输送板、转轴、铸造轮、压实轮依次连接,所述输送板与铸造腔相互连通,所述转轴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表面包裹有进料加热罩,所述进料管与进料加热罩轴线同轴分布,并且所述进料加热罩内表面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呈螺旋状均布环绕在进料加热罩内表面并与进料加热罩同轴分布,所述辐照加热机构至少两个,所述辐照加热机构环绕进料管轴线均布在进料管内表面,且各辐照加热机构轴线与进料管轴线呈0°-90°夹角,所述转轴另一侧设置有铸造腔,所述铸造腔内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通过导向滑轨与铸造腔内表面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模具轴线与铸造腔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铸造腔通过导流板与模具形成连通,所述模具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模具与出料管形成连通,所述出料管并与铸造机体形成连通;所述冷却机构通过承载基座安装在承载机架外表面,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水槽、增压泵、导流管、雾化喷头及回转机构;所述水槽通过承载基座安装在铸造机体上表面,所述增压泵安装在水槽的一侧,所述水槽通过增压泵与导流管形成连通,所述导流管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与进料管和雾化喷头相互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若干,所述雾化喷头安装在铸造机体内表面,所述雾化喷头均沿铸造机体轴线均布,且各雾化喷头与铸造机体通过回转机构相互铰接,所述雾化喷头轴线与铸造机体轴线呈0°-90°夹角,且各雾化喷头间相互并联;所述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至少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嵌于进料管内表面和铸造机体内表面,且温度传感器均沿进料管轴线均布和铸造机体轴线均布,所述流量传感器嵌于冷却机构内表面,且流量传感器均沿冷却机构轴线均布,所述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机架外表面,所述控制电路并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定位机构和铸造机体的电加热丝、辐照加热机构、驱动机构及冷却机构的增压泵、回转机构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3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板加工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埋管式加热冷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