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2890.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芬;温立香;程三红;彭靖茹;冯春梅;李建强;黎新荣;黄寿辉;檀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太阳能板 蓄电池组 萎凋 隔板 本实用新型 灯管 开口 电能储存 光能转化 萎凋装置 箱体侧面 箱体内部 箱体内腔 箱体上部 箱体下部 阴雨天 点亮 多层 分隔 滚轮 滑轨 拉出 太阳能 光照 日光 充电 茶叶 节能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多层,每层中设有托盘,所述箱体侧面设有开口,托盘通过开口进入箱体内腔,且托盘与箱体之间设有滑轨,所述隔板下部设有多根灯管,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太阳能板,箱体下部设有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在阴雨天、夜间时,可以通过蓄电池组提供电能点亮灯管,使茶叶可以持续萎凋,提高萎凋的效率,在光照足够的时候,可以将托盘拉出,通过日光进行萎凋,同时通过太阳能板为蓄电池组充电,具有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
背景技术
萎凋是制作白茶、青茶、红茶的第一道工序,茶鲜叶在通常的气候条件下,薄薄摊开,开始一段时间里,以水分的蒸发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叶水分散失到了相当的程度后,自体分解作用逐渐加强,水分的丧失与内质的变化,叶片面积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变为暗绿,香气也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萎凋。茶叶在萎凋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茶鲜叶均匀的散失适量的水分,使细胞张力减小,叶质变软,便于揉捻造型,为后续的揉捻、发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茶叶内部的蛋白质、淀粉、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茶鲜叶的青气散失,花果香显现,为茶叶下一步的加工奠定物质基础。因此,茶叶的“萎凋”工序对茶叶的品质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茶叶萎凋方法是将茶鲜叶放于圆形的竹扁或地面上,一般厚度为2-6cm,直接利用日光萎凋。萎凋进程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如在阴雨天、夜间时,茶叶接受不到太阳的照射,使茶叶萎凋速度降低,甚至中止,从而影响茶叶加工的进程,因此需要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可在阴雨天、夜间,为茶叶提高光照,使其可以继续进行萎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日照不足是无法进行萎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萎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多层,每层中设有托盘,所述箱体侧面设有开口,托盘通过开口进入箱体内腔,且托盘与箱体之间设有滑轨,所述隔板下部设有多根灯管,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太阳能板,箱体下部设有滚轮。
所述托盘共有四个,且箱体上设有四个开口,四个开口的方向不相同。
所述托盘下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托盘铰接。
所述箱体上部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太阳能板、蓄电池组、灯管连接,且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220V电源连接。
所述箱体设有风扇,风扇安装在箱体上部,并与箱体内腔连通。
所述灯管为红外灯管。
所述隔板和托盘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在阴雨天、夜间时,可以通过蓄电池组提供电能点亮灯管,使茶叶可以持续萎凋,提高萎凋的效率,在光照足够的时候,可以将托盘拉出,通过日光进行萎凋,同时通过太阳能板为蓄电池组充电,具有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隔板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托盘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2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