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4547.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平良朝己;土方一弘;乙黑一真;堤德明;西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5/20;B60K1/04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下部结构 侧框架 车底板 本实用新型 上侧框架 接合 板重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该车辆下部结构的车底板的一部分区域为,车底板、上侧框架、前下侧框架及后下侧框架相重叠地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四块板重叠区域。基于该结构,整个车辆下部结构能获得充分高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在电动车中安装电池组的安装方式,已知有将电池组支撑在车底板下侧的方式。采用这种电池组支撑方式的电动车中,在作为车辆下部构件的车底板的下表面,接合有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下侧框架。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动车的电池组支撑部分的简化截面图。该图8中,箭头LH表示车体左侧;箭头RH表示车体右侧。如图8所示,在车底板a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接合有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上侧框架b;在车底板a的下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接合有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下侧框架c。电池组d配置在两个下侧框架c之间,并由车底板a支撑。具体而言,例如在两个下侧框架c上紧固连接有未图示的支撑板,电池组d被配置在该支撑板上。另外,车底板a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边梁e相接合。
对于这种将电池组d支撑在车底板a下侧的结构而言,需要有足够高的强度来支撑电池组d。然而,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支撑电池组d的部分的强度还不够充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分高的强度的车辆下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该车辆下部结构包括车底板、接合在该车底板的上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上侧框架、接合在所述车底板的下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并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前下侧框架、及接合在所述车底板的下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并在所述前下侧框架的后方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后下侧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的一部分区域为,所述车底板、所述上侧框架、所述前下侧框架、及所述后下侧框架相重叠地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四块板重叠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下部结构的优点在于,能获得充分高的强度。具体而言,由于车底板的一部分区域为,车底板、上侧框架、前下侧框架、及后下侧框架相重叠地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四块板重叠区域,所以该区域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能提高整个车辆下部结构的强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下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车底板上接合有,在车长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横梁,所述四块板重叠区域被设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区域内。基于该结构,横梁与横梁之间的区域能获得充分高的强度。通常,车底板中,横梁与横梁之间的区域比接合有横梁的区域强度低,对此,通过将该区域构成为四块板重叠区域,能大幅提高横梁与横梁之间的区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车辆下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车底板上装设电池组的装设作业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装设有电池组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前车底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的VI-VI线上的截面图。
图7是图1中的VII-VII线上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支撑部的简化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下部结构应用于电动车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该车辆下部结构的仰视图。图1及图2中,箭头FR表示车体前侧;箭头LH表示车体左侧;箭头RH表示车体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4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