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5387.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5 | 分类号: | E02D29/05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带 支护桩 外墙 围檩 楼板 止水帷幕 冠梁 本实用新型 挡土墙 底板 混凝土结构 基坑 外皮 力学要求 止水翼环 高强砼 内芯 渗漏 填充 钢管 穿过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包括止水帷幕、支护桩、围檩、传力带、外墙、楼板、底板和冠梁,所述止水帷幕设置在基坑中靠近挡土墙一侧,所述止水帷幕的左侧设置有多个支护桩,所述支护桩的上部设置有冠梁,所述冠梁连接多个支护桩,所述支护桩的左侧设置有多个围檩,所述围檩的左侧设置有外墙,所述外墙的左侧设置有多个楼板,所述楼板和围檩之间设置有传力带,所述传力带还穿过外墙,所述传力带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所述传力带的外皮为钢管,所述传力带的内芯用高强砼填充,所述传力带的外围设置止水翼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满足换撑的力学要求,同时还不会带来渗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
背景技术
盖挖法是先盖后挖,以临时路面或结构顶板维持地面畅通再进行下部结构施作的施工方法。
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需要支撑梁平衡基坑土压力.在基础施工中,比如地下室施工后,碰到内支撑梁,需要拆除内支撑梁,这时候,就需要换撑,拆除原来的内支撑前,施工换撑,将支护的水平力,传递到基础板上,或者传递到地下室结构上,然后拆除内支撑.起换撑作用的板,就叫换撑板。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板带换撑,钢筋混凝土板带换撑的缺点在于钢筋混凝土板带必须和地下结构的楼板和外墙一起浇筑,否则会在地下结构外墙留下渗漏通道,给地下结构防水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包括止水帷幕、支护桩、围檩、传力带、外墙、楼板、底板和冠梁,所述止水帷幕设置在基坑中靠近挡土墙一侧,所述止水帷幕的左侧设置有多个支护桩,所述支护桩的上部设置有冠梁,所述冠梁连接多个支护桩,所述支护桩的左侧设置有多个围檩,所述围檩的左侧设置有外墙,所述外墙的左侧设置有多个楼板,所述楼板和围檩之间设置有传力带,所述传力带还穿过外墙,所述传力带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所述传力带的外皮为钢管,所述传力带的内芯用高强砼填充,所述传力带的外围设置止水翼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水翼环的内径与传力带的钢管的外径相同,所述止水翼环焊接在传力带的外围上,所述止水翼环的材质为型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水翼环嵌入在外墙的墙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力带的钢管的壁厚为钢管内径的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墙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延伸至支护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挖法用换撑传力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满足换撑的力学要求,同时还不会带来渗漏风险;
(2)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改变原来盖挖法楼板和外墙必须同步施工的情况,可结合工程需要达到楼板逆作,但外墙顺作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力带示意图;
图中:1、止水帷幕;2、支护桩;3、围檩;4、传力带;5、外墙;6、楼板;7、底板;8、冠梁;9、止水翼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53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给水排水工程用综合管廊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检查井内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