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7288.3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慧生;顾朝阳;王秀;张芳妍;饶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鹏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封面 上封头 下封头 封面 铝塑膜 溢胶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封装 软包锂离子电池 形貌 平行相对 相对设置 应力集中 封头 热压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包括上封头及与下封头,上封头包括第一上封面及第二上封面,第二上封面的一端与第一上封面相连,另一端向远离下封头的方向延伸,下封头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包括与第一上封面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封面及与第二上封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下封面,且第二下封面的一端与第一下封面相连,另一端向远离上封头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封头设置第二上封面,及在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二下封头,使得铝塑膜在进行热压融合的时候沿第二上封面与第二下封面形成溢胶区域,方便控制溢胶区域的形貌,减少溢胶区域的应力集中,有效增加铝塑膜的封装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
【背景技术】
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重量轻、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工具、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软包电芯的封装是指将卷绕或叠片完成的裸电芯封装到铝塑膜中的过程,铝塑膜大多为表面尼龙、中间铝层、内层聚丙烯层(简称PP层)的三层复合膜。现有技术中,铝塑膜置于上封头与下封头之间再通过热压,使得铝塑膜的PP层熔合到一起且不破坏中间铝层,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铝塑膜热压时,无法控制封印两侧的溢胶问题,使得溢胶区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封装的强度。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旨在改善铝塑膜在热封装的过程中因溢胶而影响封装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包括上封头及与所述上封头相对设置的下封头,所述上封头相对于所述下封头的一侧包括第一上封面及第二上封面,所述第二上封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封面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下封头的方向延伸,所述下封头开设有正对所述上封头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上封面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封面及与所述第二上封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下封面,且所述第二下封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封面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上封头的方向延伸。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封面与所述第二下封面均呈圆弧形,且所述第二上封面的弧度与所述第二下封面的弧度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封面与所述第一上封面相切,所述第二下封面与所述第一下封面相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封头与所述下封头为长度一致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下封头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使得所述下封头的两侧形成一对凸台。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封面呈矩形并设置于所述上封头的一端,所述第二上封面则沿上封头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上封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下封面呈矩形并位于一对凸台之间,且所述第一下封面设置于第一凹槽正对第一上封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下封面则沿一对凸台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上封面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下封面的长度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凸台平行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一个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0.12~0.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封装封头通过在上封头设置第二上封面,及在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正对第二上封面的第二下封头,使得铝塑膜在进行热压融合的时候容易沿第二上封面与第二下封面形成溢胶区域,方便控制溢胶区域的形貌,从而减少溢胶区域的应力集中,进而有效增加铝塑膜的封装强度。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7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卷芯防护夹具
- 下一篇: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