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0360.8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宫明月;孙宇鹏;孙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F24H9/18;F2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锅筒双 炉膛 复合 燃烧 沉降 室角管 锅炉 | ||
1.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炉体部分和燃烧系统部分,燃烧系统部分包括生物质燃烧室和炉排;
锅炉本体内设置支撑结构和双炉膛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水冷壁上集箱和侧水冷壁下集箱,锅炉本体一侧设置有由对流管束连接的上、下锅筒,上锅筒上端连接有进水管,上锅筒底部连接有与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连通的下降管Ⅰ、下降管Ⅱ、下降管Ⅲ,上锅筒连接有上回水管,上回水管分别与集箱连通,双炉膛结构包括炉膛Ⅰ和炉膛Ⅱ,炉膛Ⅰ由前拱水冷壁上部、水冷风室膜式壁、密封板、侧水冷壁上部、后拱水冷壁上部围成的空间构成;炉膛Ⅱ由整个前拱水冷壁、后拱水冷壁、侧水冷壁围成的空间构成;
前拱水冷壁上端与前拱上集箱连接,前拱水冷壁下端与前拱下集箱连接,侧水冷壁上端与侧水冷壁上集箱连接,侧水冷壁下端与侧水冷壁下集箱连接,水冷风室膜式壁上端与水冷风室膜式壁上集箱连接,水冷风室膜式壁下端与水冷风室膜式壁下集箱连接;后拱水冷壁上端与后拱上集箱连接,后拱水冷壁下端与后拱及通道后壁下集箱连接,后拱水冷壁外侧设置有通道后壁水冷壁,通道后壁水冷壁上端与通道后壁上集箱连接,通道后壁水冷壁下端与后拱及通道后壁下集箱连接,通道后壁水冷壁外侧设置对流管束,对流管束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锅筒连接,后拱水冷壁上方开设有烟气流通口,对流管束下方开设有烟气出口;
水冷风室膜式壁下集箱、水冷风室膜式壁上集箱、水冷风室膜式壁和风帽围成的空间构成了水冷风室,所述水冷风室设计为U型结构,U型的上部弯折成错列的拉稀管结构,一部分起支撑作用,一部分水冷风室膜式壁上面布满风帽起到送风的作用;
沉降室包括上部沉降室和下部沉降室,上部沉降室由后拱水冷壁、通道后壁水冷壁和侧水冷壁围成的空间构成;下部沉降室由通道后壁水冷壁、对流管束和侧水冷壁围成的空间构成;这样的结构不但增加了受热面积且起到了使烟尘沉降的作用;
所述生物质燃烧室设计为U型结构,由下部内凸的前拱水冷壁下部弯折成错列的拉稀管结构、水冷风室膜式壁上部弯折成错列的拉稀管结构及密封板围成的空间构成,其中前拱下部的拉稀管可以使炉膛下部的火焰直接加热生物质燃烧室内的生物质燃料使其起到干燥燃烧的作用,进而解决生物质燃料不能直接打捆燃烧及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
所述炉排部分设置在锅炉炉体部分的底部并与锅炉炉体部分的锅炉本体固连,炉排部分设计采用往复炉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密封板设计为两排平行布置,其中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起到了严密密封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上设置有节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其特征在于:侧水冷壁下集箱底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03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