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1667.X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3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雷蒙汽车紧固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汤磊 |
地址: | 212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扎带 捆绑 线束 翼片 线束紧固装置 对线 本实用新型 实际工况 线束固定 固定座 车体 次锁 连线 排布 塑形 贴合 相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紧固装置,包括翼片,所述翼片上设有至少两个捆绑部,所述捆绑部处设有扎带,所述扎带与相邻两个所述捆绑部的连线呈相交,所述翼片上还设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线束紧固装置设置成具有扎带的结构对线束进行捆绑,先通过扎带以较松的程度将线束固定在翼片上,当将整个线束组安装到车体上并根据实际工况对线束的走向进行调整后,再将扎带进行二次锁紧,实现对线束的二次捆绑,满足了线束的二次塑形,提高了线束的韧性,能够更好的满足线束走向排布时的贴合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特别是一种捆扎线束的线束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中线束的紧固通常是采用胶带将多个线束捆绑束缚形成线束组,整车安装时,将胶带捆绑的线束组按照一定的线路排布走向安装在汽车的车体上。
为了使线束组达到较好的稳固性,工人通常将多个线束集合在一起,然后采用胶带将这些线束紧紧捆绑形成线束组,并且一个线束组通常需要有多个胶带捆绑点。在捆绑作业时,各线束均沿着一条直线放置,但是,在安装线束组时,由于不同的车型均有各自线束组走向设置,一般而言,整个线束组需要进行多次弯折。这时,紧紧束缚着线束组的胶带会导致线束组中各线束之间发生扭拧,使得线束组产生排斥其走向的斥力,进而提高了线束组的安装作业难度;其次,线束组产生的斥力也会逐渐削弱胶带的束缚力,使得胶带存在解除绑定的技术风险;另一方面,线束组的这种扭拧造成一些线束本体的张力过大,使得线束产生断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个线束捆绑成线束组的线束紧固装置,各线束能够进行二次调整。
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紧固装置,包括翼片,所述翼片上设有至少两个捆绑部,所述捆绑部处设有扎带,所述扎带与相邻两个所述捆绑部的连线呈相交,所述翼片上还设有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部依次排列,连线呈直线,使线束捆绑时整体呈一条直线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翼片上放置线束的表面沿所述捆绑部连线方向的截面为弧形,线束放置时可在弧形面中便于聚拢成线束组。
进一步的,所述翼片上还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板增加了翼片整体的调整空间,为线束紧固装置与车体安装提高了适配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在L形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紧固装置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紧固装置除所述扎带外,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扎带与所述翼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扎带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形成扎带与翼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部在所述翼片厚度方向上具有两层板体,两层所述板体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通孔,所述板体与所述翼片的连接处形成对所述扎带的侧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线束紧固装置设置成具有扎带的结构对线束进行捆绑,先通过扎带以较松的程度将线束固定在翼片上,当将整个线束组安装到车体上并根据实际工况对线束的走向进行调整后,再将扎带进行二次锁紧,实现对线束的二次捆绑,满足了线束的二次塑形,提高了线束的韧性,能够更好的满足线束走向排布时的贴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扎带与捆绑部可拆卸连接的最佳实施例;
图2为图1装设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扎带与捆绑部可拆卸连接;
图4为图3装设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雷蒙汽车紧固件(镇江)有限公司,未经阿雷蒙汽车紧固件(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1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膜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