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3910.1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莫毓昌;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35241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耿岩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力 螺纹杆 助行器 储能式 横杆 下肢 患者上肢 连接板 螺纹帽 施力 支腿 医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二次伤害 康复过程 受力弹簧 蓄力部件 支撑作用 固定板 受力环 支撑板 弹簧 底端 摔倒 改良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受力管,且两个受力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受力管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受力管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帽。该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通过支腿的改良,以及受力管、螺纹杆、螺纹帽、受力环和受力弹簧等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助行器在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采用弹簧作为蓄力部件进行蓄力操作,减少了对患者上肢的施力要求,避免了因患者上肢施力不佳而导致的患者摔倒从而在康复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
背景技术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在医疗过程中,往往使用助行器帮助患者进行身体的移动,或辅助患者对下肢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传统的助行器,仅能提供支撑作用,难以很好的进行蓄力操作,因此对患者上肢的施力要求较高,同时容易引发因患者上肢施力不佳而导致的患者摔倒从而在康复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解决了助行器仅能提供支撑作用,难以很好的进行蓄力操作,因此对患者上肢的施力要求较高,同时容易引发因患者上肢施力不佳而导致的患者摔倒从而在康复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受力管,且两个受力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受力管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螺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受力管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帽,所述受力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受力环,所述受力环套设于螺纹杆的表面,所述受力环的底部通过受力弹簧与螺纹帽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环绕设置于螺纹杆的表面,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移块。
所述支腿包括橡胶块,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橡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的右侧通过轮架设置有轮体,所述橡胶块的底面与轮体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表面套设有防护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置物网兜。
优选的,所述位移块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位移轮,且位移轮与受力管的内壁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被动储能式下肢助行器,通过支腿的改良,以及受力管、螺纹杆、螺纹帽、受力环和受力弹簧等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助行器在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采用弹簧作为蓄力部件进行蓄力操作,减少了对患者上肢的施力要求,避免了因患者上肢施力不佳而导致的患者摔倒从而在康复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杆;2、连接板;3、支撑板;4、受力管;5、防护橡胶套;6、固定板;7、置物网兜;8、螺纹杆;9、支腿;91、轮体;92、橡胶块;93、轮架;10、螺纹帽;11、受力环;12、受力弹簧;13、位移块;14、位移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3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患者护理用助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外骨骼的拉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