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学箱、扬声器组件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5381.9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丹;A·P·格拉齐安;C·维尔克;M·A·多纳斯基;M·J·纽曼;O·I·埃尔克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腔 声学腔 声学谐振器 本实用新型 声学耦合 收缩区域 声学箱 声学 扬声器组件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电子设备 声学端口 声学辐射 感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箱、扬声器组件和电子设备。一种声学箱包括:外壳,外壳至少部分地为声学辐射器限定声学腔,其中外壳进一步从声学腔到周围环境限定声学端口;声学谐振器,声学谐振器具有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其中声学谐振器包括将第一谐振腔与声学腔声学耦合的第一管道,和将第二谐振腔与第一谐振腔声学耦合的第二管道,其中第一声学管道限定定位在声学腔和第一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并且第二声学管道限定定位在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改善感知的声音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和相关主题(统称为“公开”)整体涉及利用多个谐振腔阻抑的声学腔,以及相关系统。更具体地讲但并非唯一地,本公开涉及扬声器箱,该扬声器箱限定声学腔,该声学腔与具有彼此声学耦合的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的谐振器声学耦合并被其阻抑。仅作为一个例示性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可结合声学腔,该声学腔由相对于声学腔彼此串联声学耦合的多个谐振腔阻抑。
背景技术
典型的电声换能器具有声学辐射器和典型的扬声器对,这样具有声学腔的声学辐射器加重和/或阻抑所选择的声学频带。常规声学腔和声学辐射器与很多电子设备相比常常很大。
更具体地讲但并非唯一地,很多商用电子设备具有等价于或大于常规声学腔和声学辐射器的特征长度标度。代表性电子设备包括,例如,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例如,智能电话、智能扬声器、膝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台式个人计算机、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
因此,假定其具有不兼容的尺寸差异,很多电子设备未结合常规的声学辐射器和声学腔。作为进一步的结果,一些电子设备不向用户提供与更常规,尽管更大的扬声器相同的音频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音频体验,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声学箱、扬声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声学箱。该声学箱包括:外壳,外壳至少部分地为声学辐射器限定声学腔,其中外壳进一步从声学腔到周围环境限定声学端口;声学谐振器,声学谐振器具有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其中声学谐振器包括将第一谐振腔与声学腔声学耦合的第一管道,和将第二谐振腔与第一谐振腔声学耦合的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限定定位在声学腔和第一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并且第二管道限定定位在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声学谐振器被布置成在对应于声学腔的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的频率处谐振,以扩展声学腔之内发射的声音的频率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声学底座,其中声学底座限定一对纵向间隔开的壁段,在壁段之间限定间隙,和对应于谐振器的凹陷区域,其中壁段和间隙定位在凹陷区域和声学腔之间,并且被布置成限定声学腔和谐振器的第一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声学箱还包括与声学底座可配对地接合的插入件,以分隔凹陷区域并限定插入件与凹陷区域的对应分隔部分之间的第二谐振腔,其中插入件限定第二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声学谐振器包括第一声学谐振器,并且声学箱还包括与声学腔声学耦合的第二声学谐振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组件。该扬声器组件包括:声学辐射器,声学辐射器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相对的第二主表面;外壳,外壳限定与声学辐射器的第一主表面相邻定位并至少部分地由其界定的声学腔,其中外壳进一步限定从声学腔到周围环境的声学端口;声学谐振器,声学谐振器具有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其中声学谐振器包括将第一谐振腔与声学腔声学耦合的第一管道,和将第二谐振腔与第一谐振腔声学耦合的第二管道;和壁,壁将第一谐振腔与第二谐振腔分开,其中第二管道包括通过壁从第一谐振腔延伸到第二谐振腔的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声学辐射器的第二主表面限定相邻区域的边界,其中相邻区域与声学腔、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或它们的组合声学解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管道限定定位在声学腔和第一谐振腔之间的收缩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5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