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氧排污一体化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8509.7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睿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 纳米管 本实用新型 压力泵 前壁 增氧 排污 铺设 鼓风机 管线连接 自动排污 一体化 单向阀 前后壁 压力罐 止回阀 充氧 单管 地漏 两组 内圈 气石 三管 省力 省时 四壁 预设 水产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增氧排污一体化养殖池。其技术方案为:养殖池的底部内四周依次铺设纳米三管(8)和纳米单管(9)沿四壁循环,前后壁纳米管内圈各铺设两组气石组(11),底部中间预设地漏(12),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左边纳米管通过压力泵(2)管线连接压力罐(1),纳米管连接压力泵的管线上连接的有止回阀(6)和进阀(4),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右边通过单向阀(7)和气体进阀(5)连接鼓风机(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通过水流旋转自动排污和自动充氧,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利于水产养殖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排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增氧排污一体化养殖池。
背景技术
原养殖池地漏排污,排污费时费力很麻烦,极不方便,需放完水进入池中清理,人工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影响养殖,排污技术急需改进,现设计通过水流旋转自动排污,而且还能自动充氧,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增加效益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利于养殖池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水流旋转自动排污和自动充氧的增氧排污一体化养殖池,其技术方案包括:养殖池的底部内四周依次铺设纳米三管和纳米单管沿四壁循环,前后壁纳米管内圈各铺设两组气石组,底部中间预设地漏,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左边纳米管通过压力泵管线连接压力罐,纳米管连接压力泵的管线上连接的有止回阀和进阀,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右边通过单向阀和气体进阀连接鼓风机;养殖池的池底呈圆锥形,中间地漏为最低点,地漏顶部丝扣连接防护排污管,地漏底部管线连接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连接排污沟,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阀。
防护排污管主要由PVC管或不锈钢管,管上设有圆孔,一端带内丝,另一端带外丝,由外丝固定圆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通过水流旋转自动排污和自动充氧,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利于水产养殖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池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增氧排污一体化养殖池,其主要由出压力罐1、压力泵2、鼓风机3、进阀4、气体进阀5、止回阀6、单向阀7、纳米三管8、纳米单管9、养殖池10、气石组11、地漏12、防护排污管13、排污管道14、排污阀15和排污沟16构成。养殖池的底部内四周依次铺设纳米三管8和纳米单管9沿四壁循环,前后壁纳米管内圈各铺设两组气石组11,底部中间预设地漏12,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左边纳米管通过压力泵2管线连接压力罐1,纳米管连接压力泵的管线上连接的有止回阀6和进阀4,养殖池的前壁外侧右边通过单向阀7和气体进阀5连接鼓风机3;养殖池的池底呈圆锥形,中间地漏12为最低点,地漏12顶部丝扣连接防护排污管13,地漏12底部管线连接排污管道14,排污管道14连接排污沟16,排污管道14上设有排污阀15。防护排污管13主要由PVC管或不锈钢管,管上设有圆孔,一端带内丝,另一端带外丝,由外丝固定圆盖。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平时通过鼓风机3给气石组11供气,使水池提高氧气,纳米管的进阀4开得很小。当需要排污时,气石组11气体进阀5关闭或关到最小,打开进阀4开到最大,启动压力泵2,纳米管使水池的水形成水旋,打开排污阀15,池内的残饵或糙便和杂质被水流带至排污管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睿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睿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8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缸
- 下一篇:盐碱地下水工厂化水处理养殖南美白对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