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1659.9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0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乐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44528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祥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组件 电子烟 发热杯 上支架 手持件 吸嘴件 烟腔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贯通 安装孔 出气口 开口端 管体 滤嘴 通孔 连通 固定密封环 可拆卸固定 密封可靠性 过盈配合 紧密连接 密封环 伸入 握持 烟叶 人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电子烟包括手持件、安装组件、发热杯及吸嘴件,手持件供人手握持,发热杯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手持件,安装组件包括上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与第二侧,以及贯通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通孔,第一侧用于固定密封环,发热杯包括用于形成烟腔的管体,以及通过密封环紧密连接在上支架的开口端,使通孔通过开口端与管体贯通,以供真烟的烟叶伸入烟腔,吸嘴件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以及用于与真烟的滤嘴形成过盈配合的安装孔,进气口与安装孔连通,用于贯通滤嘴,吸嘴件可拆卸固定在第二侧,以使出气口与烟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子烟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包括手持件,人们可以利用发热杯或真空管在手持件内形成烟腔,并且通过雾化技术在烟腔内产生烟雾,该烟雾通过与烟腔连通的吸嘴件供吸烟者抽吸,以使电子烟可以模拟真烟燃烧,一般来说,相较于真烟直接燃烧产生烟雾,该烟雾含焦油少,有利于改善吸烟者的健康,甚至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
目前,人们利用发热杯形成烟腔,既可以实现加热雾化技术,又可以阻隔烟雾而起到隔热作用,发热杯一般由石英管体制成,由于石英管具有刚性与较高的脆性,很难可靠地密封住石英管内的高热烟雾,因此,电子烟的密封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烟,旨在提高电子烟的密封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烟,电子烟包括手持件、安装组件、发热杯及吸嘴件,所述手持件供人手握持,所述发热杯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持件,安装组件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侧与第二侧,以及贯通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通孔,所述第一侧用于固定密封环,所述发热杯包括用于形成烟腔的管体,以及通过所述密封环紧密连接在所述上支架的开口端,使所述通孔通过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管体连通,以供真烟的烟叶伸入所述烟腔,所述吸嘴件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以及用于与所述真烟的滤嘴形成过盈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用于贯通所述滤嘴,所述吸嘴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侧,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烟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还包括呈管状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侧形成所述通孔,所述上支架还包括自所述本体向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用于卡持所述密封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自所述本体凸设的环形套,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环形套的内侧,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密封环的硅胶件,所述硅胶件卡持于所述环形套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用于卡持第二密封环,所述发热杯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环紧密连接在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自所述第二本体凸设的第二环形套,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用于形成第二密封环的第二硅胶件,所述第二硅胶件卡持于所述第二环形套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本体对应所述第一侧自其端部朝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环形套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环形套的内侧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硅胶件沿所述环形套轴向移动的挡壁。
优选地,所述下支架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二环形套内侧设置的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硅胶件沿所述第二环形套轴向移动,且所述挡壁与所述第二挡壁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发热杯的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环形套的内径自所述第一侧朝所述第二侧渐缩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环形套的内径自其端部朝所述第二本体渐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真空管与隔热套,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环形套的外侧形成第三挡壁,所述下支架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二环形套外侧设置的第四挡壁,所述第三挡壁与所述第四挡壁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真空管的第二夹持部,所述隔热套包绕所述真空管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乐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乐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1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