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2199.1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冲切 滑轨 滑块 极耳 立柱 工业生产技术 精密微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 等距离固定 活动连接有 不良产品 底座顶部 滑动连接 精密距离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手动固定 手动微调 不良品 导轨 左端 自动化 基数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手动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动微调器,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层板,所述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该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通过导轨、滑块和手动精密微调装置的配合可对该设备进行产品冲切尺寸不同的精密距离调整,可以有效的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R角冲切导致出现不良品,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产品基数,此装置可以有效的实现R角冲切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和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极耳分为三种材料,电池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负极使用镍(Ni)材料,负极也有铜镀镍(Ni—Cu)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胶片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
公告号:CN206652877U中提出一种动力极耳倒角成型装置,具有不需要人工使用剪刀或是裁刀进行切割,可以成批次的生产,倒角后极耳的规格一致的特点,但是该倒角装置的冲切尺寸和距离不能调整,极耳在加工的时候精度不高,容易使极耳冲切的尺寸受到影响,故而提出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具备冲切尺寸和距离能调整的优点,解决了倒角装置的冲切尺寸和距离不能调整,极耳在加工的时候精度不高,容易使极耳冲切的尺寸受到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冲切尺寸和距离能调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动力极耳自动倒R角装置,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手动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动微调器,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层板,所述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自动冲切模具,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层板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底座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线,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层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盒,所述层板顶部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自动冲切模具包括活动板、卡座、第一复位弹簧、切刀、第二复位弹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套装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底部,所述卡座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切刀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块等距离分布在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轨包括轨道、定位杆和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左定位板、托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均呈“L”状,且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手动固定装置包括转柄和压杆,压杆远离转柄的一端贯穿左定位板上开设的限位孔并延伸至左定位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立柱等距离分布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层板呈“C”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未经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2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