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驱动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3265.7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江;高超;蒋元广;湛时时;薛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箱,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差速器、第一主减主动齿轮、第二主减主动齿轮、主减从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六挡主动齿轮和六挡从动齿轮。所述双电机驱动桥箱采用并联双输入轴系统,换挡时动力不会中断;采用双电机驱动,使汽车无论处于加速工况、低速工况还是高速工况,通过单电机驱动与双电机驱动的模式切换,使电机一直工作在高效运转区,从而避免了电能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箱。
背景技术
环保与节能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和鼓励发展小排量节能型汽车的产业发展政策,电动汽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减速器、驱动桥和电动机都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请号为201510391895.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驱动桥结构。该技术方案包括位于车架底部的桥壳,桥壳内并列设置有两个独立的驱动电机,每个电机的主轴上都装设有行星减速器,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经行星减速器传递至传动轴,再经传动轴传送至电动车的一对前置驱动轮或后置驱动轮。该技术方案减小了底盘的簧下质量,提高了轮胎使用寿命和乘坐舒适性,但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动力中断问题,影响对汽车的驾驶感受;大扭矩电机造价贵、成本高,系统效率低。
申请号为201811198399.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属于混合动力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行星轮系、第一转轴、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齿圈接合件与电池组;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太阳轮、行星轮与齿圈,太阳轮与行星轮位于行星架上,太阳轮的外齿轮圈与行星轮的内齿轮圈相啮合,齿圈与行星轮的外齿轮圈相啮合;发动机与第一转轴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机一端通过齿圈接合件与齿圈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组连接;第二电机一端与第二离合器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组连接;行星架、第三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顺次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另一端设有动力输出轮,动力输出轮与车轮相连。该技术方案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但不适用于纯电动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双电机驱动桥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桥箱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差速器、第一主减主动齿轮、第二主减主动齿轮、主减从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六挡主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直接一挡主动齿轮、直接一挡从动齿轮、直接二挡主动齿轮和直接二挡从动齿轮;
第一输入轴和第一中间轴平行设置;第一输入轴包括能够互相连接的第一输入轴右半轴和第一输入轴左半轴,第一输入轴右半轴与第一电机相连接;直接一挡主动齿轮固定地设置于第一输入轴右半轴;第一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地设置于第一输入半轴左半轴;一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空套在第一输入轴左半轴上;第一输入轴左半轴滑动地设置有第一齿套和第二齿套;直接一挡主动齿轮设置有第一结合齿,第一结合齿能够与第一齿套相连接;一挡从动齿轮设置有第二结合齿,第二结合齿能够与第二齿套相连接;三挡从动齿轮设置有第三结合齿,第三结合齿能够与第二齿套相连接;五挡从动齿轮设置有第七结合齿,第七结合齿能够与第一齿套相连接;直接一挡从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固定地设置于第一中间轴;第一主减主动齿轮与主减从动齿轮啮合;主减从动齿轮与差速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3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大小的彩砂涂料混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隔热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