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5475.X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万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沥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H01R13/629;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板 本实用新型 插套结构 第三极 第一极 环抱型 中心处 纵截面 极片 四面 两极 插座技术领域 扁形插头 插入通道 圆形插头 冲压 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扁插部件和圆插部件,所述的圆插部件位于第一扁插部件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扁插部件包括纵截面呈“L”形的第一接触板,在第一接触板的中心处通过冲压形成纵截面呈“L”形的第二接触板,所述的圆插部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第三极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第三极片围合的中心处形成第二插入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够同时满足了扁形插头和圆形插头的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传统插座中,针对插套的设计多数为两面接触模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材质的氧化与老化,以及两面式弹性挤压形变的效果在逐渐降低,故而经常用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该结构能够同时满足了扁形插头和圆形插头的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扁插部件和圆插部件,所述的圆插部件位于第一扁插部件的一侧;
所述的第一扁插部件包括纵截面呈“L”形的第一接触板,在第一接触板的中心处通过冲压形成纵截面呈“L”形的第二接触板,且第一接触板的长边与第二接触板的短边垂直连接,第一接触板的短边与第二接触板的长边垂直连接,并在第一接触板与第二接触板之间形成呈扁平状的第一插入通道;
所述的圆插部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第三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三极片分别连接在第二极片同一侧的两端上,且在第一极片与第三极片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的第一极片的另一端与第一扁插部件的顶部相连接,使圆插部件的开口朝向于所述的第一扁插部件,在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三极片以及第一扁插部件的侧边围合的中心处形成第二插入通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第三极片的上下两侧均有导向片,且每个导向片均朝远离第二插入通道的方向倾斜。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三极片的末端折弯连接有一连接折片,该连接折片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扁插部件,第二扁插部件的结构与第一扁插部件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插入通道沿纵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插头的插头插入时,圆插的插销顶部的倒角可以避免与第一扁插部件共用边产生纵向碰撞,此时插销会挤压第一扁插部件共用边,使共用边发生向第一插入通道形变,形成自然贴合的弧面与圆插的插销贴合,增加与插销的接触面积,且圆插固定更为紧固;扁插部件和圆插部件均设计为通道上下对称的结构,在安装时,左侧的插套结构和右侧的插套结构可以不做区分,互通性良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面环抱型单相单双两极用插套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沥,未经万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5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波峰弹片DC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