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5995.0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骥;朱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暖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寇俊波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 侧向出风 出风结构 外筒 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 资源利用率 传统方式 外筒上部 顶盖 拱起状 上端 底盖 下端 取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出风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上端的顶盖、设置在外筒下端且中心呈拱起状的底盖,还包括:侧向出风结构,设置在外筒上部,用于实现取暖器的侧向出风;顶部出风结构,设置在外筒上且位于侧向出风结构的上部,用于实现取暖器的顶部出风,相对于传统方式多为单独的出风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侧向出风结构与顶部出风结构实现两个方向的同时出风,出风效果好,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增加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出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数种用于取暖的取暖器,包括红外辐射式取暖器、强制通风式取暖器、对流式取暖器、电热油汀取暖器和电热膜取暖器,通常大多使用强制通风式取暖器,市面上的取暖器对于出风的方式比较单一,如何实现多种方向出风以满足位置不同的取暖者的需求,十分重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实现多种方向出风的取暖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
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上端的顶盖、设置在外筒下端且中心呈拱起状的底盖,还包括:
侧向出风结构,设置在外筒上部,用于实现取暖器的侧向出风;
顶部出风结构,设置在外筒上且位于侧向出风结构的上部,用于实现取暖器的顶部出风。
所述的外筒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底盖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部零件的支撑架,所述的外筒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的支撑柱,所述的相邻的两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用于起加强连接以及隔热作用的连接板。
所述的侧向出风结构包括与顶盖配合的分流挡板、设置在外筒上且环绕分流挡板外围的若干组通风孔,若干组通风孔在外筒上均匀分布。
所述的分流挡板为空心的圆锥状,所述的分流挡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空心结构的分散柱,所述的分流挡板上的分散角度与分散柱上的分散弧度配合实现最大的散热,所述的分散柱为母线呈内凹型圆弧形成的回转体。
所述的分流挡板的端部为便于分流的圆弧角。
所述的顶部出风结构为设置在外筒与顶盖之间的上出口,所述的上出口与外筒的形状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方式多为单独的出风结构,通过设置侧向出风结构与顶部出风结构实现两个方向的同时出风,出风效果好,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增加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外筒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外筒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D-D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J-J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立式取暖器用出风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加热器6的外筒1、设置在外筒1上端的顶盖12、设置在外筒1下端且中心呈拱起状的底盖9、设置在底盖9上的风机3,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暖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暖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5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采暖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