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6558.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尤良洲;李海洋;张山山;衡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G01N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样 玻璃容器 补水箱 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 静态模拟 试验装置 浓缩 重量法 电子控制阀 温度传感器 倍率参数 静态试验 连续称重 取样分析 实时计算 旋转电机 液位控制 重量变化 自动补水 搅拌器 热电偶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平板天平秤、水样玻璃容器、电子控制阀、搅拌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PLC控制器、补水箱和旋转电机;利用平板天平秤对水样玻璃容器及补水箱中的水样进行连续称重,通过重量变化实现补水箱对玻璃容器进行自动补水,维持玻璃容器中的水样重量不变,并记录补水箱中水样重量的变化,实现了实时计算浓缩倍率,以及常规液位控制带来误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循环水静态试验中浓缩倍率仅通过取样分析计算而得的现状,可实现浓缩倍率参数在线化,精确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火电厂用水和耗水的最大用户,也是火电厂节水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循环水的冷缩倍率的控制对整个循环水系统的腐蚀结垢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节水优化的重要手段。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调整需要根据水质条件和运行浓缩倍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垢剂等,最常规的做法通常采用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从而选择出适合当前水质条件的最佳阻垢剂种类及用量等,并确定所能达到的极限浓缩倍率,从而使循环水系统达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最佳状态。
目前常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多数采用液位传感器监控液位高度,从而实现自动加水,同时增加搅拌器,防止水样中局部温度过高。搅拌器在消除局部温差的同时,却造成了液位传感器的波动,影响浓缩倍率的精准控制。同时浓缩倍率的计算是通过取样分析水样中的氯离子浓度,从而计算浓缩倍率,但氯离子浓度的测定存在较大人为误差,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可实现浓缩倍率在线化、精准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天平秤、玻璃容器、电子控制阀、搅拌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PLC控制器、补水箱和旋转电机;所述玻璃容器和补水箱的底部均设置有平板天平秤,所述玻璃容器内设置有搅拌器、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所述搅拌器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玻璃容器与补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且在所述管路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所述平板天平秤、电子控制阀、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旋转电机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搅拌器为三叶式钢衬塑双层叶轮搅拌器,有利于防腐。
进一步而言,所述热电偶采用不锈钢材料,有利于热传导及防腐。
进一步而言,所述玻璃容器的容器不小于30L。
进一步而言,所述补水箱位于玻璃容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平板天平秤对水样玻璃容器及补水箱中的水样进行连续称重,通过重量变化实现补水箱对玻璃容器进行自动补水,维持玻璃容器中的水样重量不变,并记录补水箱中水样重量的变化,实现了实时计算浓缩倍率,以及常规液位控制带来误差;
与目前常用的循环水静态试验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称量水样重量,维持基本水样重量的恒定,通过称量补充水样的重量,可实现水样的浓缩倍率在线化,预测特定浓缩倍率达到的时间,更换便捷的控制水样的浓缩过程;常规静态试验浓缩倍率的控制是取样分析水样中的氯离子浓度,然而氯离子浓度的分析常常存在较大误差,通过重量法计算浓缩倍率,而非化学分析,可大大消除人为误差。本实用新型为循环水静态试验中阻垢剂的筛选提供了快捷,试验结构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板天平秤1、玻璃容器2、电子控制阀3、搅拌器4、温度传感器5、热电偶6、PLC控制器7、补水箱8、旋转电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的水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砾石土料皮带机端头加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