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7686.7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水之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过滤装置 硝化池 本实用新型 类生物装置 立体生态 循环水 养殖蛙 水质 高效净化 管道连通 有机菜 水资源 节约 收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包括立体蛙架、水过滤装置、硝化池,所述水过滤装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立体蛙架的水平高度,所述硝化池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立体蛙架的水平高度,所述立体蛙架、水过滤装置、硝化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能高效净化水质,保证水质的正常,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能收获无污染的有机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属于蛙类生物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蛙类生物对环境的敏感性,在蛙类生物养殖过程中,水的清洁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蛙类生物养殖基本都采取隔天或一天换一次水的方式,养殖过蛙类生物的水体严重富营养化,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能高效净化水质,保证水质的正常,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能收获无污染的有机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包括立体蛙架、水过滤装置、硝化池,所述水过滤装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立体蛙架的水平高度,所述硝化池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立体蛙架的水平高度,所述立体蛙架、水过滤装置、硝化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立体蛙架为多层,每层均设置有蛙类生物养殖箱,每个所述蛙类生物养殖箱底部均设置有污水管,所述蛙类生物养殖箱通过污水管与水过滤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废液过滤箱和废渣收集箱,所述废液过滤箱内通过过滤板分割为过滤区和净水区,所述净水区所在的箱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水位感应器,所述净水区与硝化池之间通过抽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为单向过滤,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废渣收集箱与废液过滤箱之间设置有废渣抽取泵,所述废渣收集箱与废液过滤箱之间通过废渣抽取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池上设置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下的硝化池内放有硝化基质,所述硝化池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水位感应器,所述硝化池与每个蛙类生物养殖箱之间均通过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蔬菜,所述硝化基质内有微生物,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蛙类生物养殖箱中的废液通过污水管进入到过滤区,废液中含有蛙类生物的排泄物等杂物,废液在通过过滤板过滤后,废渣累计在过滤区底部,而过滤后的水在净水区中,当净水区中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水位,抽水泵工作,通过抽水管将净水区中的水抽取到硝化池中,过滤后的水富含氨态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水体中的氨态氮最终会被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硝态氮,从而被种植层上的蔬菜吸收,促进蔬菜的成长,当硝化池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水位,电磁控制阀门开启,硝化池中的水经排水管进入到蛙类生物养殖箱中,进入新一轮的循环;过滤区底部的废渣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废渣抽取泵抽出到废渣收集箱内,废渣经过干燥处理可形成其他生物的饲料。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蛙类生物装置能高效净化水质,保证水质的正常,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能收获无污染的有机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立体蛙架;11、蛙类生物养殖箱;12、污水管;20、水过滤装置;21、废液过滤箱;22、废渣收集箱;23、过滤板;24、过滤区;25、净水区;26、第一水位感应器;27、抽水管;28、抽水泵;29、废渣抽取泵;30、硝化池; 31、种植层;32、硝化基质;33、电磁控制阀门;34、第二水位感应器;3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水之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水之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7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